|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關于土體技術介紹
1 小導管注漿是淺埋暗挖隧道支護的一種措施。在軟弱、破碎地層中鑿空后極易塌孔,且施作超前錨桿比較困難或者結構斷面較大時,應采取超前小導管支護。超前小導管支護必須配合鋼拱架使用。在條件允許時,也可在地面進行超前注漿加固;在有導洞時,也可在導洞內對隧道周邊進行徑向注漿加固。
2 小導管注漿支護的一般測如下:鋼管直徑40 - 50mm 鋼管長 3 - 5m ,鋼管鉆設注漿孔間距為 100 - 150 mm ,鋼管沿拱的環向布置間距為 300 - 500 mm .鋼管沿拱的環向外插角為 5°一 15° ,小導管是受力桿件,因此兩排小導管在縱向應有一定搭接長度,鋼管沿隧道縱向的搭接長度一般不小于1m .導管安裝前應將工作面封閉嚴密、牢固,清理干凈,并測放出鉆設位置后方可施工.
3 采用小導管加固時,為保證工作面穩定和掘進安全,應確保小導管安裝位置正確和足夠的有效長度,嚴格控制好小導管的鉆設角度。用作小導管的鋼管鉆有注漿孔,以便向土體進行注漿加固,也有利于提高小導管自身剛度和強度。
4 小導管注漿宜采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漿液必須充滿例借及周圍空隙,注漿量和注漿壓力應由試驗確定。
隧道支護超前小導管的三種制作方法
人工制作
人工制作超前小導管打孔是利用手提切割機,一個孔一個孔割出來的,縮尖是用手提切割機先在管頭切割四條縫隙,然后用錘子把邊緣砸出形成尖頭,這種制作工藝已經瀕臨淘汰。由于成型效果極差,工件不統一,施工過程中容易尖頭斷裂,而且一根管子需要3人才能制作完成。一般用在挖極短的隧道或者小型隧道使用,需求300根以下的可以采取人工制作,3天完成。
機械設備制作
使用設備小導管沖孔機和小導管尖頭機進行超前小導管制作,小導管沖孔機是采用液壓驅動,送料、轉角均為伺服控制。具有沖孔速度快、,可實現單孔、雙孔及多孔沖孔操作。所有的程序編寫及輸入都可直接在觸摸屏界面上進行,操作方便、快捷、準確。
小導管尖頭機是將小導管塞進模具然后高頻加熱設備對縮尖部分加熱,然后模具加緊成型。設備性能穩定、操作簡單、工件成型時間短、加工表面光滑無傷痕。這個系列的設備加工制造出的小導管孔距,成型效果也好。
隧道支護用的超前小導管,一般為42管和50管,長約6米,縮尖15厘米,管頭需留出1.5米,所以打孔縮尖部位4.5米左右。管棚支護過后,利用小導管以45°角打進前方巖層,做到先支護再開挖,這也就是超前兩個字的含義。隧道注漿導管怎么施工的啊
隧道注漿導管是一種在隧道掘進過程中注入混凝土漿液以加強隧道周圍巖土體的支護結構的方法,其施工過程如下:
預處理:在進行注漿導管施工前,需要對注漿孔進行清理,以確保孔口干凈并避免混入雜質和泥沙。
安裝注漿導管:將注漿導管安裝到預先鉆好的注漿孔中,并在孔口處加裝防堵板以防止混凝土漿液外漏。
連接注漿泵:將注漿泵的輸送管連接到注漿導管的接口處。
開始注漿:在掘進過程中,開啟注漿泵,將混凝土漿液通過注漿導管注入隧道周圍的巖土體中,形成一個均勻的注漿環,增強隧道周圍巖土體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
監測注漿過程:在注漿過程中,需要對注漿泵的注漿壓力、注漿速度、孔內壓力、注漿量等進行監測,以確保注漿的質量和施工安全。
后續處理:注漿完成后,需要將注漿孔口進行封堵,以防止混凝土漿液流失或泥沙淤積。
需要注意的是,隧道注漿導管的施工需要結合具體的施工環境和地質條件進行調整,并且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操作,以確保注漿質量和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