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泰銘欣采用陶土為原材料,始終以西班牙陶瓷的先進工藝為技術,并以高標準嚴要求生產制造出達國際水平的陶土系列產品。
1. 強度高,重量較小:陶板的破壞強度4KN以上,平均彎曲強度13.5MPa以上,可隨意切割,多采用空心結構,自重輕,隔聲好,可減少噪音9dB以上,同時增加熱阻,提高保溫性能。
2. 材料性能穩定,耐久性好:陶板耐酸堿級為U級,抗霜凍,耐火不燃燒,材料的燃燒等級可達到中的不燃燒體。
3. 色彩多樣,色差小,風格古樸:陶板的顏色是陶土經高溫燒制后的天然顏色,,歷久彌新。常見顏色分為紅色、黃色、灰色三個色系,可廣泛應用于各公共建筑和住宅等內外墻裝飾。
4. 容易清潔:陶板中金屬含量低,不產生靜電,不易吸附灰塵,雨水沖刷即可自潔。
5. 綠色環保:陶板取材天然,無輻射,可循環利用,通常采用干法施工安裝,無膠縫污染。
陶板是以自然陶土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石英、浮石、長石和色料等其它成分,經由高壓擠出成型、低溫干燥及1200℃的高溫燒制做成,具有綠色環保、無輻射、光彩溫順、不會有光污染等特點。經燒制的陶板因熱脹冷縮會產生尺寸上的變化,經過高精度機械切割之后,檢修合格后再供給市場。
我國主要陶土有:高嶺石,伊利石/云母,蒙托石。 種類和可用性很大程度取決于地質分布。不同的陶土具有不同的化學組成、礦物成分、顆粒大小以及可塑性,這些差別會直接影響烘干和燒窯的前提。這也是為什么來自不同出產商的類似產品會具有極大差異的原因。
陶板幕墻歷史
陶板幕墻發源于德國。工程師Thomas Herzog于1980年代設想將屋頂瓦應用到墻面,根據陶瓦的掛接方式,發明了用于外墻的干掛體系和幕墻陶板,并由此成立了一個專門出產陶板的工廠。1985年個陶板項目在德國慕尼黑落成。在隨后的幾年中,陶板逐漸完善掛接方式,由的木結構完善到現在的兩大幕墻結構系統(有橫龍骨系統和無橫龍骨系統)。
中國的陶板市場供給有很長一段時間完全依靠從海外入口,代價是運輸本錢高,供貨周期長,且安裝技術服務難以及時到位,制約了陶板在中國的推廣使用。從2006年開始,中國人開始自行研發、出產陶板。海內原先在陶板出產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缺,現在中國的陶板出產商已經能夠向市場供給成熟產品。
截止到2011年年底,海內已經有30條出產線,年產量達到3000--5000萬平方,從出產能力和研發投入方面越來越受到正視。
陶板幕墻的安裝系統,早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德國,到目前已經有接近30年的歷史,連接系統已經發展了五代,有十幾種成熟的連接方式;
已完工的陶板幕墻項目早已經超過幾千個,施工標準與施工工藝早已經成熟;
陶板在選用安裝方式時,可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幕墻系統與連接方式;
泰銘欣陶板具有20年以上的幕墻現場技術,可以提供的顧問式幕墻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