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晶體振蕩器的結構
晶體振蕩器是利用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制成的一種諧振器件。它的基本構成大致是:從一塊石英晶體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的薄片(在它的兩個對應面上涂敷銀層作為電極),還有IC芯片以及相應的電阻電容和微小線路板組成的振蕩電路,再加上封裝外殼就構成了晶體振蕩器,一般簡稱為晶振。其產品大多用金屬外殼封裝,也有用玻璃殼、陶瓷或塑料封裝的。
不同的工程使用,對晶體振蕩器頻率的技術性能要求不同。有的要求頻率短期穩定度高;有的要求簡單好用;有的要求長期穩定性高;有的要求開機后短時間內能穩定工作;有的要求能抗很強的沖擊與振動等等。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應用
石英鐘走時準、耗電省為其優點。不論是老式石英鐘或是新式多功能石英鐘都是以石英晶體振蕩器為電路,其頻率精度決定了電子鐘表的走時精度。石英晶體振蕩器原理的示意如圖3所示,其中V1和V2構成CMOS反相器石英晶體Q與振蕩電容C1及微調電容C2構成振蕩系統,這里石英晶體相當于電感。振蕩系統的元件參數確定了振頻率。一般Q、C1及C2均為外接元件。另外R1為反饋電阻,R2為振蕩的穩定電阻,它們都集成在電路內部。故無法通過改變C1或C2的數值來調整走時精度。但此時仍可用加接一只電容C有方法,來改變振蕩系統參數,以調整走時精度。根據電子鐘表走時的快慢,調整電容有兩種接法:若走時偏快,則可在石英晶體兩端并接電容C,如圖4所示。此時系統總電容加大,振蕩頻率變低,走時減慢。若走時偏慢,則可在晶體支路中串接電容C。如圖5所示。此時系統的總電容減小,振蕩頻率變高,走時增快。只要經過耐心的反復試驗,就可以調整走時精度。因此,晶振可用于時鐘信號發生器。
晶體振蕩器原理
晶振常與電腦主板、南橋、外置聲卡等電源電路聯接應用。晶振可形容為各主控板的“心率”產生器,假如一類卡的“心率”發生難題,一定會使別的各電源電路發生常見故障。利用該特點,晶振能夠給予較平穩的單脈沖,廣泛運用于微集成ic的晶振電路里。晶片多見石英石半導體器件,機殼用金屬封裝。
石英石晶體振蕩器,通稱晶振電路,是利用具備熱電效應的石英晶體片做成的。這類石英晶體片狀遭受另加交變電場的功效的時候會造成振動分析,當交變電場的頻率與石英晶體的共振頻率同樣時,震動便越來越很明顯,這就是結晶諧振特性的反映。利用這類特性,就可以用石英石諧振器替代LC(電磁線圈和電容器)諧振控制回路、過濾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