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單純依靠補貼不是長久之計“目前混合動力車技術已成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怎樣提,但純電動汽車的推廣首先要突破的是電池技術。”劉國強認為,對于公交用戶來說,成本還在其次,重要的是使用方便。“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是要做好電池電量、重量和運營模式之間的平衡。”劉國強進一步解釋道,容量大的電池必然更重,導致公交的有效載荷低,那么一條線路需要的公交數量就增加。這是公交公司難以接受的。此外,公交車大多在市中心運營,而在寸金寸土的市中心建立大型充電站也較困難。
發展前景被看好“歷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勢都是在年初相對低迷而后逐步拉升,由于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相關鄭策影響較小,因此1-2月較強,且3-7月持續走強。”崔東樹表示,今年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速超過200%,體現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發增長的特征。在崔東樹看來,近期關于新能源汽車利好的相關鄭策信號值得高度關注。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挖掘潛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2020年新能源補貼相關鄭策明確了城市公交、道路客運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2021-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退坡10%、20%。目前國內銷售新能源客車主要應用于城市公交、道路客運等領域,大都享受上述補貼相關鄭策。目前國內公交車電動化率相對較高,銷售增量空間有限;但2020-2022補貼退坡幅度較小,將有利于車企的盈利能力提升。此外Ekg等技術門檻小幅提升,將利好技術優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