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高爐噴煤技術》是2011年11月1日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艷娟。 本書主要介紹了高爐噴煤的基本概念、國內外發展概況、高爐噴煤工藝以及高爐噴吹用煤的基本知識。
本書是參照冶金行業職業技能標準和職業技能鑒定規范,根據高爐噴煤工藝特點和崗位群的技能要求編寫的,并經職業培訓教材工作辦公室組織評審通過。
書中分別介紹了高爐噴煤的意義和發展概況;煤的性能,高爐噴吹對煤的性能要求;煤粉的制造方法;煤粉輸送的工藝、設備及點檢;傳統的高爐噴吹配煤方法以按揮發分配煤為主,較為片面,需要綜合考慮煤粉有效發熱值,燃燒性,價格和相互間作用等因素。煤粉噴吹的工藝、設備及點檢;噴煤與高爐冶煉的關系,噴煤對高爐冶煉的影響;高爐噴吹煤粉系統的計量與檢測;高爐噴煤的防火防爆、工業衛生及安。附錄中配有初、中、高三級職業技能鑒定理論考試及,四套實際操作考試及。
全書內容豐富,結構完整,重點突出;各章內容相對獨立,深入淺出,可適應不同讀者的需要。除可用做技能鑒定培訓教材外,也可作為職業技術院校相關的教材,或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煤粉計量系統
煤粉計量結果既決定著噴煤操作及設備配置的形式,同時又受噴吹工藝條件的影響,它是高爐操作人員掌握和了解噴煤效果,并根據爐況變化實施調節的重要依據。煤粉計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爐噴煤技術的發展水平。煤粉計量主要有兩類,即噴吹罐計量和單支管計量。噴吹罐計量,尤其是重疊罐的計量,是高爐實現噴煤自動化的前提,而單支管計量技術則是實現風口均勻噴吹或根據爐況變化實施自動調節的主要保證。高爐噴煤特點:1、投資小根據高爐的實際情況,我們在保證安全和實效的前提下對傳統噴吹設備進行了一系列的簡化和改進,將設備總投資降低到的水平。實現煤粉計量的連續化和提高煤粉計量的準確性是煤粉計量技術的發展方向。
公司具有較強的高爐噴煤工程建設能力,并在同行業中享有盛譽,承建的高爐噴煤總包項目有方大特鋼高爐噴煤項目、華西鋼鐵高爐噴煤項目等等。
制粉系統
煤粉制備是指在許可的經濟條件下,通過磨煤機將原煤加工成粒度和含水量均符合高爐噴吹需要的煤粉。制粉系統主要由給料、干燥與研磨、收粉與除塵幾部分組成。在煙煤制粉中,還必須設置相應的惰化防爆抑爆及相應的監測控制裝置。
我國高爐噴煤技術的進步
我國是世界上高爐采用噴煤技術較早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冶金部大力推動噴煤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取得了重大效果。全國噴煤量從l990年的218萬噸,到1995年將近翻一番,1996年計劃達到450萬噸。噴煤比也持續上升,重點企業平均噴煤比大于60千克/噸鐵。目前,重點企業有噴煤裝置的高爐已占全部高爐的90%。從l990年到l993年,噴煤代替的焦炭可多生產鐵160萬噸,少建焦爐節約投資約l0億多元,我國的噴煤工藝技術也有很大提高。1995年在鞍鋼3號高爐所進行的工業試驗連續個月噴煤量達到203千克/噸鐵,成為世界上高噴煤量連續操作時間的高爐。焦比降到367千克/噸鐵,利用系數達到2.185噸/天·立方米,各項技術經濟指標良好,達到了水平。也可以將制粉和噴吹設計為一個操作控制站,集中在高爐中央控制中心,與高爐采用同一方式控制。這標志著我國已掌握了高爐富氧噴煤時高爐操作調劑、噴吹設備和相關條件等全套技術,使我國氧煤煉鐵技術總體水平有很大提高。開發的新工藝如煙煤噴吹工藝、噴吹系統新流程、制粉系統新流程、高濃度輸送、分配、檢測和控制新技術都達到很高水平,高爐氧槍及安全技術、高爐的一些特殊檢測設備、氧煤燃燒等一些應用理論研究已躍居世界水平。噴煤技術還給包鋼復合礦的強化冶煉提供了新途徑,高爐利用系數由原來的1.472提高到近1.7,“八五”前,我國高爐僅能噴吹煤,現在鞍鋼、寶鋼、酒鋼、唐鋼、蘇鋼、石家莊鋼鐵廠都可噴煙煤,煙煤噴吹安全技術也在實際中得到應用。可以說我國高爐噴吹煙煤的關鍵技術已經過關。
高爐氧煤強化煉鐵新工藝的推廣應用不僅給鋼鐵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還促進了鋼鐵工業的結構優化,很好地引導了基建和技術改造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