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fā)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yōu)先選擇VIP會員 |
亞臨界低溫萃取的優(yōu)點:浸出后的顆粒或餅粕質量好,保持原有熱敏性物質不破壞。如粕中水溶性蛋白不變性率大于95%,顆粒中殘留色素不變性,可進一步開發(fā)植物蛋白或飼料;小麥胚芽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以上,富含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同時小麥胚芽脫脂后蛋白含量高達33%,因此在加工過程中,要在低溫情況下進行,否則將會對油中的活性成分及蛋白中的活性成分造成破壞,降低油的功效及影響蛋白的使用價值。殘油小于1%,殘溶小于50ppm;溶劑耗低,噸原料消耗溶劑小于10kg;不需蒸氣,只90℃的熱水即可,相對六號溶劑,可節(jié)約熱能源70%;
常溫萃取,低溫(小于40℃)脫溶,浸出后的油中熱敏性物質幾乎不破壞;浸出后的浸膏中色素得率高,色澤鮮艷,反射黃色素或辣紅素高,是貴重油料和色素保質萃取的理想工藝;投資小、生產成本低(相對二氧化碳設備);四號溶劑來源廣,價格低。該溶劑各油田、煉油廠均有此產品,且價格低于六號溶劑。亞臨界流體低溫萃取技術是一種全新的油脂生產技術,主要提取原料中的脂溶性成分。
亞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發(fā)展
亞臨界流體萃取是以亞臨界狀態(tài)的流體或亞臨界流體的混合溶液為溶媒,與溶質在系統(tǒng)內相繼經過浸提、蒸發(fā)脫溶、壓縮、冷凝回收等過程,從產物中提取目標組分的一種新技術。具體操作步驟如下:烘干后的小麥胚芽靠刮板和絞龍進入萃取罐,抽真空后將溶劑丁烷打到罐內,浸泡30分鐘,混合油進到蒸發(fā)系統(tǒng)去蒸發(fā)或打到別的萃取罐逆流萃取。當LPG、丙烷、丁烷、R600a、DME、R134a和六氟化硫等以亞臨界流體狀態(tài)存在時,分子的擴散性能增強,傳質速度加快,對產物中弱極性以及非極性物質的滲透性和溶解能力顯著提高。
1939年,Henry Rosenthal將壓縮后液化的低級氣態(tài)烷烴用于油料浸出,加壓狀態(tài)下,溶劑以液態(tài)形式浸出油脂,混合油和濕粕中含的溶劑在減壓的狀態(tài)下自然揮發(fā)。亞臨界萃取工藝亞臨界生物萃取是在室溫和適當壓力下,用四號溶劑萃取植物油料料胚中的油脂,然后減壓蒸發(fā)出料粕中和混合油中的溶劑,得到低溫粕和萃取毛油。整個加工過程在低溫狀態(tài)下進行,油料中組分不氧化,粕中蛋白不變性,且生產成本低。提取設備對提取物的質量、得率和生產效率都有較大的影響。
萃取效率好。超聲波強化萃取20~40分鐘即可獲理想提取率,萃取時間只為水煮、醇沉法的三分之一或更少。傳統(tǒng)的植物脂溶性色素用己烷溶劑提取,水溶性色素用水或乙醇提取,都有加熱脫溶的工藝過程,影響產品質量。萃取充分,萃取量是傳統(tǒng)方法的二倍以上。據統(tǒng)計,超聲波在65~70oC工作效率非常高。而溫度在65oC度內中藥植物的有效成份基本沒有受到破壞。加入超聲波后,植物有效成份提取時間約40分鐘。而蒸煮法的蒸煮時間往往需要兩到三小時,是超聲波提取時間的3倍以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