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能源審計任務:(1)監督貫徹執行能源方針政策。(2)評價、核實企業能源管理各種信息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能源審計作用:(1)能源審計是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途徑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統一,提高用能單位的市場競爭力,是用能單位發展的根本要求和終端歸宿。開展能源審計可以使用能單位及時分析掌握本單位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狀況,排查問題和薄弱環節,挖掘節能潛力,尋找節能方向。能源審計的本質就在于實現能源消耗的降低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開展能源審計可以為用能單位帶來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效益,從而實現“節能、降耗、增效”的目的。企業代表向審計人員介紹企業的基本情況、工藝流程、主要用能設備、企業能源管理基礎,為后續能源審計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現狀及節能分析:企業現有管理水平、設備運行效率與目標能源績效之間的差距,即為節能潛力。節能潛力分為理論潛力和視在潛力。理論潛力是指理論上可回收和重復利用的節能空間;視在潛力是指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能夠實現的回收利用的節能空間,隨技術進步視在潛力動態變化。(1)結構節能分析:①分析產品結構、原料結構變化對節能的影響。②分析能源結構變化對節能的影響。能源審計形式:(2)受用能單位委托的形式在用能單位領導部門認識能源審計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或在政府主管部門要求開展能源審計的基礎上,能源審計部門與用能單位簽訂能源審計協議(或合同),確定工作目標和內容,約定時間開展能源審計工作。
能源審計分為三種類型:初步能源審計、全方面能源審計、專項能源審計。初步審計進行能源審計的對象比較簡單,花費時間較短,通常只做初步能源審計。這種審計的要求比較簡單,只是通過對現場和現有歷史統計資料的了解,對能源使用情況僅作一般性的調查,所花費的時間也比較短,一般為1-2天,其主要工作包括對用能單位的主要建筑物情況、供熱系統、空調系統、管網系統、照明系統、用水系統、以及其他用能設備情況進行調查,掌握用能單位的總體基本情況。(5)編制能效測試方案針對重點用能設備,需開展專項能效測試,對測試丁況及雙方配合有要求的需編制詳細的測試方案.明確人員配合、設備工況、設備切換、測試時間等詳細要求,確保測試工作有序、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