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1、基礎設施減少
拋棄采購傳統的災備服務器,借助云平臺供應商提供的計算和存儲平臺,或者直接采用云災備DRaaS應用服務,解決系統崩潰的苦惱,用戶也不再需要去采購新的存儲設備,以及隨之帶來的維護需求和成本消耗。用戶甚至可以關閉備份中心,在節省更多的物理空間的同時,也可以節省更多的IT資源,將相關的維護人員解放出來,參與到其它的工作中去。災備系統的維護交給云計算以及類似英方云這樣的云災備服務供應商,由后者定期測試和維護用戶的相關災備系統。
缺點是其Hypervisor形成了一個厚重的中間層,帶來了較大的性能損失。對于全虛擬化的實現,也有很多種類,例如借助硬件支持實現的全虛擬化:基于仿信號器的純軟件全虛擬化。后兩種虛擬容器實現技術又可以統稱為基于Hypervisor的虛擬化技術,總體來說,其性能由于中間抽象層的引入而有較大的損失。
企業將大部分數據保存在互聯網上的存儲服務器上。當需要某個數據時,就可能要同互聯網上的服務器進行交互。這也就是說,內部網絡要與外部網絡之間的連接具有很好的穩定性但是要提高這個穩覺性具有一定的難度。
像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他們要求網絡的可用性達到 99%以上。不過要達到這個穩定性的話,需要一定的投資。如在網絡組件時,需要考慮到網絡的冗余。簡單的說,就是他們連接到總公司或者上級的網絡,有多條路徑。
云災備服務兩個關鍵技術指標
RTO:RecoveryTime Object,恢復時間目標。指災難發生后,從IT系統宕機導致業務停頓之刻開始,到IT系統恢復至可以支持各部門運作,業務恢復運營之時,此兩點之間的時間段稱為RTO。
RTO是反映業務恢復及時性的指標,體現了企業能容忍的IT系統較長恢復時間。設目標RTO值設定的越小,代表對容災系統的恢復能力要求越強,但企業投資也越高。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恢復點目標。指災難發生后,容災系統進行數據恢復,恢復得來的數據所對應的時間點稱為RPO。
RPO是反映數據丟失量的指標,體現了企業能容忍的較大數據丟失量的指標。目標RPO值設定的越小,代表企業允許的數據丟失越少,企業損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