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森林防火工作是中災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公共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業發展,加強生態建設的基礎和前提,事關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林火發生后,按照對林木是否造成損失及過火面積的大小,可把森林火災分為:一般森林火災、較大森林火災、重大森林火災和特別重大森林火災。
使下游河流水質下降
森林多分布在山區,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災,林地土壤侵蝕、流失要比平原嚴重很多。大量的泥沙會被帶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引起河流淤積,并導致河水中養分的變化,使水的質量顯著下降。河流水質的變化會嚴重影響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顆粒細小的泥沙會使魚卵窒息,抑制魚苗發育;河水流量的增加,加之泥沙混濁,會使魚卵遭到破壞。此外,火燒后的黑色物質(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陽能,使得下游河流水溫升高,千萬魚類容易染病。特別是喜歡在冷水中生存的魚類,火燒后常常大量。
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森林火災常造成人員傷亡。全世界每年由于森林火災導致千余人。1871年發生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和密執安州的一場森林大火燒死1500余人;1987大興安嶺的一場大火燒死212人。此外,森林火災還會給人民財產帶來危害。林區的工廠、房屋、橋梁、鐵路、輸電線路、畜牧、糧食等常常受到森林火災的威脅。例如:1987年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燒毀三個林業局址(城填),九個林場場址,四個半貯木場(燒毀木材85萬立方米),橋梁67座,鐵路9.2km,輸電線路284km,房屋6.4萬平方米,糧食325萬kg,各種設備2488臺。損失十分慘重,直接經濟損失4.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