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2017年7月3日,國家發布《國家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2017〕63號)要求:分類推進中醫藥教育改革,完善中醫藥師承教育制度,加強師承導師、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建立以名老中醫、教學名師為核1心的教師團隊,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加快推進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
中醫經典是先人實踐的結晶,所以,經典著作也是承載了中醫藥學的精髓,讀好經典也是做臨床的前提。很多的名醫都是對經典非常熟悉,而且在臨床應用得非常好,繼承者不僅要自學或者研修四部經典,另外還有專科的經典及老師的經典。
報考傳統中醫師承的并非都是零基礎的,也有西醫轉中醫,或者有一定中醫基礎但是沒有能力獨立的中醫愛好者。中醫師承考試對于這部分考生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在反復學習和研究老中醫經驗的基礎上,多臨床、多總結、多思考,在實踐中不斷通過“懂、通、化、熟、精、悟”的逐步提升過程,才能達到出神入化地運用老中醫藥學術經驗,才能實現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發揚、有所創新。
中醫師承模式針對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來說 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目前很多高校都開啟了中醫師承的教育模式,不僅接收校內學生的拜師,一些中醫愛好者也可以拜師學醫。
首先是思想上必須做好吃苦的準備,有時候跟師半天,人就達40~50人次,加班是家常便飯;從病例書寫,到望、聞、問、切四診的完成,到的記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全心投入,如果沒有吃苦的精神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因此,要“勤”字當頭。
其次是做好預習。古人云“溫故而知新”,跟師之前必須溫習一下方劑和中藥或是老師主攻方向的有關書籍,特別是常用的方藥必須爛熟于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