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華佗不但是個一專多能的,他對養生學的貢獻也是很大的。他主張積極的體育鍛煉,認為是卻病延年的重要途徑。他對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他根據古導引法,創造出“五禽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華佗堅持作五禽戲,“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吳普仿之,“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堅”。師徒二人,都是養生有道的光輝范例。東漢時王充在《論衡》中也有養生專論,并已有壽命與遺傳有關的創見:“夫稟氣渥則體強,體強則命長;氣薄則體弱,體弱則命短”。所謂稟氣,即先天的稟賦,應與現代的遺傳有關。《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奠基石,其不僅為中醫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從始至終貫穿了養生的內容,并占有重要篇幅。
芹菜有水芹與旱芹之分,水芹指生長在“江湖陂澤之涯”者,而人們經常食用的多為生長于平地的旱芹。芹菜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其中蛋白質和磷的含量比瓜類菜高1倍,鈣與鐵的含量是西紅柿的20倍。特別是芹菜葉的營養更為豐富,據對芹菜13項營養成分的檢測,發現芹菜葉有10項指標明顯超過了其莖桿。芹菜有誘人的芳香氣味,能夠開胃健脾,增進食欲。常食芹菜可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還可緩解動0脈硬0化、神經衰0弱、便0秘等多種中老年疾病。將芹菜切碎與粳米共煮制粥,是老少咸宜的春季養生保健佳品。培補精氣:人始生,先成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藏于腎,為生命之本、繁衍之源。
中醫認為,春季肝陽易亢,肝風易動,可致高0血壓病0人血壓升高,情緒波動時甚至發生中0風。芹菜性味甘涼,醫學研究具有平抑肝陽、降0血壓的作用。治0療高0血壓,可用鮮芹菜250克洗凈,水焯后切碎搗爛,擠出汁水,每次服1小杯,1日2次。一般7日為一療程,連用4周后,可改為每日口服1次。長期食用,有保持血壓平穩之功效。李氏》)這就表明孔子已經注意到少、壯、老三階段不同身心狀況出發,提出相應的養生之道,堪稱開創階段養生生理論之先河。
立秋后仍須加強防暑降溫,不在烈日下暴曬或在高溫環境中久留,外出還應帶上遮陽傘、帽,及時補充水分,多喝淡鹽開水、綠茶、綠豆湯及酸梅湯、菊花茶、銀花露、蘆根水等清涼飲料。“秋老虎”易擾心神,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思緒雜亂,此時應有意識避開這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做到神清氣和,胸懷寬闊,遇事不煩,處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始終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境。立秋過后,可明顯感到晝夜溫差逐漸變大。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腹0痛、吐瀉、傷0風感冒、腰肩疼痛等“風0寒病”。開空調時間不宜過長,夜里zui好不開。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應常喝點姜湯。有哮0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0病,胃腸功能較弱,如常腹瀉的人不宜著涼。養體重要的是一個動字,動字包括勞動和運動,任何勞動和運動,只要不是過力的,對身體健康都是有益的,這就要求人們要勤于動,不要懶,動則促進氣血周流,懶則氣血流通緩慢。
飲食養生
營養學十分重視和強調食物的酸堿性,不是憑口感,而是看食物攝入人體內經過代謝轉化后,在體內代謝產物是呈酸性還是堿性。用以控制飲食,達到平衡體質的目的。
中醫食療是利用“藥食同源”的食物進行防病,用以促進病體康復。
中醫食療根據食物的氣對人體進行調養,把人當成人,講究順天應時,天時、地利、人和;順應四時,吃應季的食物。用食物來調理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