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關于印發<河源市實施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在團體標準“前言”中列首位的起草單位為主導制修訂單位,可獲得≤3萬元補助資金;
團體標準是指由社會團體根據市場和創新需要,按照團體制定技術規范程序,制定并發布的標準。目前,我國團體標準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企業等社會團體自愿采用國1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制定的技術規范;另一種是由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體聯合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的自律性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因為其來自市場需求,具有天然的市場屬性和自下而上的特性,成為國1家標準化改革中尤為突出的一大重點與亮點。
∕制定周期短,能及時響應新技術新產品需求∕
國1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的周期短則要2~3年,長則需要經歷更長的時間。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模式層出不窮,新事物目不暇接,若一項新業務新技術要等待相關的國1家或行業標準出臺來規范行業發展,那么恐怕沒有等到標準出來,這種新業務已經“改朝換代”了。
團體標準是指由一組相關的組織、行業協會或利益相關者共同制定的標準。以下是一般的團體標準申請流程的概述:
1. 確定標準需求:首先,確定標準的需求和目的。這包括明確標準的范圍、目標、適用對象以及與標準相關的法規和要求。
2. 組建標準制定組織:成立一個標準制定組織,由相關組織、行業協會或利益相關者組成。組織應具備一定的行業知識和能力,以便有效地制定和管理標準的制定過程。
3. 制定標準計劃:制定一個詳細的標準制定計劃,包括制定時間表、工作分配、參與者的角色和職責等。
4. 進行標準制定工作: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各方將根據制定計劃,收集和分析相關信息,討論和制定標準的不同要素,如定義、術語、原則、測試方法、規范等。
5. 公開征求意見:在制定初稿后,將標準草案公開征求意見。這可以通過向利益相關者和公眾發出征求意見稿,并接受他們的反饋和建議。
6. 修訂和完善標準:根據收到的反饋和建議,標準制定組織將修訂并完善標準草案,以確保標準的準確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7. 審查和批準:完成修訂后,標準將進行內部審查和批準過程。這可能包括專門的評審、法律審查和技術審核等。
8. 發布和推廣:一旦標準獲得批準,標準將被發布,并采取措施進行推廣和應用。這可能包括在相關行業組織、網站或會議上宣傳和介紹標準。
請注意,具體的團體標準申請流程可能因不同的標準制定組織和標準的特點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根據具體情況和相關標準制定組織的要求,了解并遵循相應的申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