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錨索:錨索是指在吊橋中在邊孔將主纜進行錨固時,要將主纜分為許多股鋼束分別錨于錨錠內,這些鋼束便稱之為錨索。
錨桿:錨桿是當代煤礦當中巷道支護的基本的組成部分,他將巷道的圍巖加固在一起,使圍巖自身支護自身。
錨索:錨索是通過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錨固在滑動面以內的穩定巖體中穿過邊坡滑動面的預應力鋼絞線,直接在滑面上產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結構面處于壓緊狀態,
以提高邊坡巖體的整體性,從而從根本上改善巖體的力學性能,有效地控制巖體的位移,促使其穩定,達到整治順層、滑坡及危巖、危石的目的。
錨桿錨索注漿作業應注意的事項如下:
1)水泥、砂、水等材料按配合比在攪拌機中攪拌均勻后,一般需經過濾網再進入壓漿泵,以防止雜物堵塞泵及管路;灌注的漿液要取樣做室內抗壓試驗,以復核其強度指標。
2)漿液應隨攪隨用,并在初凝前用完。注漿作業開始時,應先用水或稀水泥漿循環注漿系統1~2min,以確保注漿時漿液暢通。
3)對于常壓(或一次)注漿,當漿液硬化后,若發現漿液沒有充滿錨孔時,應進行補充注漿。
4)巖石錨桿注漿,不宜選擇高壓的方法,因巖石錨桿很容易獲得所需的承載力,除非在風化強裂或節理裂隙發育巖層,要提高灌漿壓力。
5)注漿作業若按次序(跳隔一根錨桿)連續進行,可提高注漿效率。同一批錨桿注漿結束后,要清洗地面循環系統。
普通砂漿錨桿灌漿后要養護7~8d。砂漿的抗壓強度大于15MPa(相當于設計值的70%~80%)時,方可進行張拉;如用早強砂漿(由硫鋁酸鹽早強水泥、細砂、TZ或TZS型早強劑等配制的漿液)灌注的錨桿,灌漿后2~4h就具有50kN以上的錨固力,張拉時間可根據早強砂漿的凝固強度確定。
現場試驗
錨索施工應按《規范》SL46-94、DL/T5083-2004要求先進行現場試驗,檢驗施工工藝和測試張拉鎖定后應力衰變規律,提拱超張拉或補償張拉依據,以便指導正常施工。通過室內試驗,結合設計圖紙要求,篩選2~3種砂漿、外錨墩混凝土配合比并編寫試驗大綱報批進行生產性試驗;對張拉機具、設備和儀表進行配套率定,報監理人審批;根據監理人指令,選擇有代表性的錨索進行現場生產性試驗;整理試驗報告報送監理、設計單位審批。
施工設備
施工前42天,向監理人提交一份包含錨固張拉的機具、設備和儀器配置以及錨固程序和方法的施工工藝報告,報送監理人審批。張拉設備、機具和儀表進行成套標定,報監理人審批,并按標定結果配套進行使用。
測量放線
控制測量由測量工程師采用萊卡(Leica)TCA-2003全站儀作導線控制網。根據設計圖紙,施工測量放樣采用全站儀進行,并由經驗豐富的測量人員負責進行,測量儀器必須經過的檢驗機關鑒定后方可使用。測量確定孔位及方向線后,用紅油漆在施工現場作好明顯的標記,并向現場技術員作好交底工作。
其它
制定預應力錨索制作、安裝的安全操作規程,報送監理人審批;搭設滿足施工要求,的施工排架。搭設要牢靠,并經監理和安全部門驗收方可使用。
錨固段的固接漿液、承壓墊座混凝土的承載強度未達到施工圖紙的規定時,不得進行張拉。
根據監理人的指示進行試驗束的張拉,試驗束的數量和位置由監理人確定。在進行錨束試驗時,認真記錄壓力傳感器的讀數、千斤頂的讀數以及試驗束在不同張拉噸位時的伸長值,記錄成果及時報送監理人。每次進行試驗束張拉,需有監理人旁站。
錨頭保護
張拉結束,將錨具外大于15cm的鋼絞線用切割片割除,割除施壓一定要輕,嚴禁產生高溫,以免錨夾片處應力損失,加水或加油冷卻。將錨墩上的漿管鑿凹割除,砂漿抹填。外錨具或鋼絞束端頭,用混凝土封閉保護,混凝土保護的厚度不小于10cm。
對不同類型的外錨頭應以不同顏色予以標識,達到醒目和良好區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