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目前,中國農業的經營者都以家庭為單位生產經營方式,這導致中國農業生產的分析性。即使大型合作社或農場,還是“自發”模式獨立發展。
因此,農業生產的分散性導致中國農業經營成本上升,整體效率不高。尤其智慧農業的推廣和應用之后,依然提高不了整體效率,反而導致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3、人才缺乏
智慧農業是一個技術型行業,操盤者需要懂互聯網、懂技術,否則寸步難行。
從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規模農業經營戶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包括本戶生產經營人員及雇傭人員)1289萬人,其中女性609萬人,年齡35歲及以下的272萬人,年齡在36至54歲之間的751萬人,年齡55歲及以上的266萬人。
蔬菜種植自動控制系統組成
無線傳感器:如溫濕度傳感器、土壤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CO2傳感器等設備。
控制器:溫濕度控制器、光照強度控制器、土壤溫濕度控制器等,用于對各傳感器上傳的數據信息進行集中處理,并下發控制計算機下達的控制指令。
控制計算機、觸摸屏:用于各種采集數據的顯示、各現場設備(風機、加濕、加熱電磁閥等)的遠程控制、各數據報表的打印等。
遠程控制終端:手機、電腦等。
蔬菜種植自動控制系統可靠性高,適應性強。使蔬菜種植智能化,實現綠色健康蔬菜種植。
蔬菜種植自動控制系統將大量農業信息進行融合、處理,使技術人員對多個蔬菜大棚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和智能管理,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達到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進而實現農業生產集約、高產、、、生態和安全的目標。結合測土配方技術,根據作物生長期的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精準施肥,終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達到改善土壤的作用。
近幾年蔬菜種植自動控制系統工程的總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具體表現在蔬菜種植設施逐步向大型化發展。水肥一體化的灌1水方式可采用管道灌溉、噴灌、微噴灌、泵加壓滴灌、重力滴灌、滲灌、小管出流等。通過大型現代化溫室及配套設施的引進,促進了溫室產業的發展,使新型優化節能日光溫室和國產連棟溫室得到進一步推廣,由于設施結構設計建筑更加科學合理,使得設施內的光、溫、水、氣環境得以優化,有利于作物生長發育,為高產奠定了基礎。蔬菜種植自動控制系統的工程生產,受到了重視與支持。形成了以蔬菜站為主的從事蔬菜種植自動控制系統工程的科技隊伍,為蔬菜種植自動控制系統的宏觀決策、生產、科研和推廣做了大量工作,成為蔬菜產業的支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