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長距離輸油管道的構成:輸油站:首站:接收油田集輸聯合站、煉油廠或港口油輪等處的來油,經計量、加壓、加熱、儲有。中間站:增壓、升溫。輔助功能有:收/發清管器、分輸、注入等。末站:接收、儲存、轉運、計量等。
線路與輔助設施:線路管道本身, 沿線閥室,通過河流、山谷等障礙的穿(跨)越構筑物等。輔助設施包括通訊。監控、陰極保護、清管器收發及沿線工作人員生活設施等。
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現從設計角度提出幾種可供選擇的途徑:①設計采用純水循環系統,并必須24h連續運行,以杜絕管內產生死水。②為使運行中無論純水使用多少都能保證純水處于流動狀態,循環附加流量應為設計流量的50%~。③應保證純水管道流速。內容包括材料、設備、設計、施工安裝、操作維修、磨蝕及腐蝕控制等。純水循環干管至小流速宜大于1.5m/s,支管流速宜大于1.0m/s。④對接使用點支管應盡量縮短,以減少死水管段。有文獻報道支管長度不宜超過30倍管徑長度。⑤循環管道宜采用兩管布置方式,即有獨立的給水管和回水管的純水循環管道系統。
長輸管道系統:從礦場附近的輸氣首站或L .NG終端開始,到終點配氣站或城市門站為止。長輸管道的特點:長距離干線輸氣管管徑大,壓力高,距離長,年輸氣量高達數百億立方米,是一個復雜的工程系統,也是一個獨立經營的企業。(1)當用氣處于低峰時(夜間),輸氣管道末段應能積存全部多余的氣體,如條件不允許,可考慮部分滿足。長輸管道系統的組成:1)線路;2)輸氣站:首站、中間站、末站集氣點、分輸點、中間閥室、截斷閥、除塵設施、陰極保護設施、清管設施、通信與自控設施、儲氣設施。
配氣管道:從配氣站開始,除塵、計量、調壓、添味,然后通過各級配氣管網和氣體調壓所,根據用戶要求直接向用戶供氣。
輸氣管道的發展概況:1.國外輸氣管道發展:①長運距、大口徑和高壓力是世界天然之氣管道發展的主流。目前陸上輸氣壓力達到12 MPa,海底輸氣至高壓力為25MPa,至大口徑為1 420 mm。溫水洗先用2%~3%濃度、溫度為40C~50C的洗滌劑或肥皂液在管內進行動態洗凈,洗凈后用40C~50C溫水沖洗,沖凈為止。②采用內涂層減阻技術,提高輸送能力,減少了設備的磨損和清管次數,延長了管道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