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鐘前 霸州到白洋淀貨真價實 安新縣俊其飯店[俊其飯店4b43845]內容:明代屯田加劇淀區縮小,白洋淀幾度干涸,到明代弘治年間,白洋淀有些淀泊已經淤成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為牧馬場。”明正德年間,楊村河決口,唐河決入白洋淀。形成了徐、漕、萍、一畝、方順、唐、滋、沙九河入淀,白洋淀才具備了現代的規模。為防洪水泛濫,建設了大規模的堤防。尤其是南岸的千里堤的建設,對白洋淀的水面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明代清代,繼續對白洋淀進行治理,特別是保天運河的開通,至乾隆28年(1763年)白洋淀東、西淀的界限正式確定下來,“大清自雄入,逕張青口(文安縣),口西西淀,口東東淀。”到了清末,無力大規模開展水利建設,白洋淀地區水旱災害頻繁,加快了其衰廢過程。民國以后,對海河流域的治理著重于下游航道的治理,中上游河道淤積嚴重,也加快了中流洼淀的淤積。白洋淀面積進一步縮小。 [3]到了近代,1950年代初白洋淀總面積為567.6平方公里,到了2010年代減少到366平方公里。 [4]



白洋淀位于東經115°45′-116°07′,北緯38°44′-38°59′之間,是大清河流域中部的天然湖泊,是華北平原上為數的淀泊之一,工程素有“北國江南”“華北明珠”之譽。淀區四周以堤為界,東至清河口,南至千里堤,西至四門堤,北至安新北堤。淀周堤長215公里(任丘境內23.9公里)。東西長39.5公里,南北寬28.5公里,2009年測量,白洋淀水域面積108.8平方公里(水位7.09米), [6]總面積336平方公里(大沽高程10.6米時),蓄水量1.024億立方米。地面景觀以水體為主,淀底高程一般在5.5-5.6米之間,3700余條的縱橫溝壑將整個淀區分成大小不等的淀泊143個。其中萬畝以上的淀泊7個(白洋淀、燒車淀、馬棚淀、羊角淀、池魚淀、石塘、小北淀),千畝至萬畝內的24個,百畝以上的大淀99個,百畝以下的淀44個。其中白洋淀面積大(本淀面積19899.0畝,位于安新縣關城正南),以此命名。



自1960年代,白洋淀入淀徑流和淀內蓄水都發生了根本變化。據記載,白洋淀在20年間曾經歷了六次干涸。1983年到1988年曾出現連續五年的干淀。直到1988年的一場大型降雨,才使白洋淀得以重新蓄水。20世紀90年代后,通過人工調控白洋淀的水量,較好地解決了干淀問題。 [12]根據2014年到2017年河北省環保廳發布的《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白洋淀的主要水污染物已經從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變為化學需氧量和總磷。 [12]經過多年治理,2018年白洋淀淀區水質與上年相比改善效果明顯,主要污染物總磷、氨氮濃度同比分別下降35.16%、45.45%。 [13]2022年1月9日消息,歷經四年多的治理,雄安新區白洋淀淀區整體水質至Ⅲ類以上標準。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數據顯示,2021年白洋淀淀區整體水質為Ⅲ類,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三項主要指標同比下降了16%以上,穩定達到Ⅲ類水以上標準。至此,白洋淀水質從劣Ⅴ類至Ⅲ類以上標準,步入了良好湖泊行列。



白洋淀碼頭:游客可以在這里乘坐各種水上游覽工具,如木船、快艇等,欣賞白洋淀的美麗風光。紀念館:館內展示了白洋淀地區的歷史和圖片,是一處了解歷史的好去處。荷花淀:是白洋淀的一大景點,夏季荷花盛開時尤為美麗,可以在這里領略到水鄉風光的魅力。蘆葦蕩:是白洋淀的另一特色景觀,可以欣賞到密密麻麻的蘆葦和蒲草,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漁人島:是一座人工島嶼,島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娛樂設施,如水上滑梯、吊床等,是游客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