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大家應該都知道活塞桿的主要用途就是可以有效的延緩裂紋的出現和擴大,有效的提升油缸桿整個疲勞的強度,特別是活塞桿在經過了滾壓成型之后,因為滾壓之后其表面會形成冷作的硬化層,降低了磨削副可能接觸到表面的彈性和塑性的變形等,因此有效的提升了油缸桿在表面的耐磨性能,而且同時還能更好的避免因為磨削而可能引起的shao傷等現象。同時,降低了油缸桿活塞運動時對密封圈或密封件的摩擦損傷,提高了油缸的整體使用壽命。
活塞桿在整個工作的方式上,主要是往復運動的一種形式,為了更好的延長活塞桿在使用上的壽命,降低活塞桿出現磨損的量,選擇鋼坯是38CrMoAlA的合金結構,但是生產的類型卻屬于成批的大量生產。為了有效的提升整個生產的效率,小編建議使用自有的鍛造方式來制造鋼坯,我們可以根據活塞桿在要求和技術上的不同,選擇將活塞桿的左端和右端作為基準的中心孔。與傳統液壓缸配套的行程測量裝置多為鋼絲繩等外置式機械結構,其行程測量裝置穩定性差,測量精度低,故障率高,受外界環境工況影響大。
其實零部件上很多都可以采油工兩端面來作為主要的基準進行加工和處理,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基準需要轉化而帶來的誤差。選擇中心軸作為基準的話,可以有效的保證其表面在后加工的精度,更好的實現了基準的設計和工藝的重合,因為兩軸面在精加工的要求上給予的余量是比較均勻的,所以可以直接利用自身的基準來進行加工。(1)毛坯形狀依據零件圖各個有些的加工精度需求,鍛件的尺度公差等級為8-12級,。
無錫市精恒液壓元件有限公司生產活塞桿、精密導軸、精密活塞桿等產品,歡迎來電咨詢!
活塞桿在材料上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材料會關乎整個活塞桿的質量,而活塞桿在熱處理上的工作也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其會直接的影響到活塞桿在然后使用上的性能問題,而活塞桿在加工不僅會影響質量還會影響使用的性能,所以為了有效的保證活塞桿的質量,那么加工就成了大且關鍵的環節,正常情況下都會通過加工工藝的不同形式來進行分析,其中有以下三點需要特別注意。當用剛性滾壓工具滾壓工件時,滾壓精度主要取決于工件原始表面情況。
一、首先是活塞桿在結構上的保護,其實活塞桿在機構相對來說還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因為其主要的作用會直接的促使結構上出現不同,比如其直徑和長度在尺寸上都會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導致整個結構性都非常的差。
二、其次是基準的選擇,基準主要保證了活塞桿在位置上的度,當對活塞桿進行加工時,正常情況下基準都會選擇中心孔定位的方式,但是其度會分為粗和精兩種不同的基準度,但是一般情況下粗基準使用在毛坯中比較多。
三、是工藝的過程,活塞桿在加工過程中一定要按照工藝的不同規程來進行加工,在整個加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從粗到精,先是外之后才是內的加工方式,從機械的加工方式到熱處理的加工方式,同時要注意整個界面在尺寸上的變化,還有校直的方式和材料的耐磨性能。因為活塞桿挑選小批量出產,為了進步出產功率宜選用自由鍛制作毛坯。
無錫市精恒液壓元件有限公司生產活塞桿、精密導軸、精密活塞桿等產品,歡迎來電咨詢!
活塞桿的原始表面質量(精車后)的情況對滾壓質量有很大影響。當用剛性滾壓工具滾壓工件時,滾壓精度主要取決于工件原始表面情況。一般剛性滾壓工具只能提高原始精度5%~10%左右。因此,工件滾壓前應達到圖紙要求的幾何精度,表面粗糙度為Ra 6.3,原始表面用寬刃刀光整加工過為宜。活塞桿磨損大于o.3mm、磨傷或劃傷以及活塞桿的彎曲度超過O.02mmjm時,均應修復。 工藝規格設計,及加工過程中夾具的設計三個方面,闡述了組焊件活塞桿的工藝制造的全過程,尤其在工藝規程設計中,我們運用已掌握的機械制造理論及計算公式,確定了毛坯的制造形式,選擇了基面,制定了工藝路線,確定了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確定了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
活塞桿鍍硬鉻的工藝特點: 1)陰極電流達25%~35%,沉積速度很快; 2)鍍層硬度高(900~1200HV),呈均勻密集的網狀裂紋,耐磨性能好;能產生微裂紋,微裂紋數可達800-2000條/厘米(根據需要調節),提高抗腐蝕能力。活塞桿耐鹽霧可達500小時以上。減震器桿耐鹽霧500小時以上。 3)鍍液分散能力好,鍍層厚度均勻,不易產生粗糙皰瘤現象,鉻層外觀青亮平滑;答:活塞桿一般是進行電鍍鉻或鍍硬鉻處理,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活塞桿表面的抗腐蝕性能。 4)鍍層與基體結合力強,前處理與傳統工藝相似,操作比傳統工藝容易; 5)鍍液中三價鉻含量允許范圍寬,通常不需要停產電解處理三價鉻; 6)鍍液不含氟化物,不含稀土元素,工件無低電區的腐蝕。
活塞桿為鍛鋼件,材料為30#鋼或45#鋼桿式結構,中空。頂部圓形,用于安裝活塞頭。底部為矩形或正方形,與十字頭銷的上部平面連接。活塞桿桿身經過火焰淬火或感應淬火,具有一定的硬度,用以與活塞填料函的刮油環相匹配。
活塞桿中間中空,內冷卻管穿過其中,并通過法蘭固定矮活塞桿頂部。來自十字頭的冷卻油進入冷卻管中,上行到達活塞頭內腔。回油是通過活塞內外圈之間的空腔,進入內冷卻管與活塞桿內壁圍成的空腔內,下行到十字頭。
活塞桿頂部通過彈性螺栓與活塞頭,活塞裙相連接。螺栓頭部用鎖緊鋼絲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