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小導管安裝方法二
(4)小導管安裝用風鉆將小導管頂入,鋼管尾端外露足夠長度,超前小導管外插角嚴格按照施工圖要求施作,尾部與鋼架焊接在一起。超前小導管與線路中線大致平行。孔位鉆設偏差不得大于10 cm,眼深大于小導管長。
(5)注漿采用KBY一50/70注漿泵壓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注漿前先噴射混凝土5~10 cm厚封閉掌子面,形成止漿盤。注漿前先沖洗管內沉積物,由下至上順序進行。單孔注漿壓力達到設計要求值,持續注漿10 min且進漿速度為開始進漿速度的1/4或進漿量達到設計進漿量的80%及以上時注漿方可結束。注完漿的鋼管要立即堵塞孔口,防止漿液外流。注漿施工中認真填寫注漿記錄,隨時分析和改進作業,并注意觀察施工支護工作面的狀態。注漿參數應根據注漿試驗結果及現場情況調整。注漿參數可參照以下數據進行選擇:注漿壓力:一般為0.5~1.0 MPa;漿液初凝時間:1~2 min;水泥:P·O3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中細砂。
(6)注漿異常現象處理1)串漿處理。在注漿過程中,經常發生漿液從其他孔中流出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串漿。發生串漿時,在有多臺注漿機的條件下,同時注漿,否則將串漿孔及時堵塞,輪到該管注漿時,再拔下堵塞物,用鐵絲或細鋼筋將管內雜物清除并用高壓風或水沖洗,然后再注漿。2)機械故障。泵壓突然升高時,可能發生堵管,應停機檢查。3)對漏漿及耗灰量過大的處理。若由于巖體破碎,漿液漏失嚴重,造成耗灰量過大。加濃水膠比,降低壓力.把流量限制在10 L范圍內,過一段時間在慢慢提升壓力,直到達到設計標準。如上述方法達不到效果,使用在漿液中加入速凝劑,間歇灌漿、灌注砂漿、停灌待凝等方法處理。
安裝小導管注漿
安裝小導管首先在設計好的孔位處做上標記,用鑿巖機進行鉆孔,要求孔徑超過設計導管管徑20m m以上;待成孔后按設計要求將小導管插入孔中,或者用鑿巖機將小導管直接從型鋼鋼架的上部、中部處打入,小導管外露部分20cm ,并支撐在開挖面后方鋼架之上,與其形成預支護體系
注漿進行單液注漿時應先噴砼5 ~ 10m m 封閉掌子面形成止漿盤以防漏漿,注漿前要先沖洗管內積物,然后將輸漿管連接于小導管的尾部,打開閥門排氣孔按照由下向上的順序用注漿泵進行水泥漿壓注,按照由拱角到拱頂的順序進行,選用普通水泥或者早強水泥。滲入注漿應按實驗確定的壓力與注漿量進行施工,無實驗條件時可按注漿半徑20cm 進行由大至小的調整,以選定壓力與注漿量。進行劈裂、壓密注漿時應按有效固結厚度大于40cm 于施工中對注漿壓力與注漿量進行由大到小的逐步選取。注漿應選用4.0M Pa以上的高壓注漿泵,待注漿完成后要立即堵塞鋼管管口以防漿液外流。雙液注漿時要將兩種不同漿液分別置于不同容器中,并使用兩臺注漿泵或雙液注漿泵按一定配比吸入兩種漿液,在兩種漿液充分混合后進行注漿。在注漿施工過程中,要認真做好注漿記錄,并隨時分析與改進作業,同時要留意支護工作面狀態。
質量與安全注意事項
(1)在注漿前要對機具完好性、連接管路和封口是否良好等進行檢查,一旦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進行處理,以防壓力爆po導致傷人事故。
(2)注漿前要先做注水實驗,不可直接注漿。
(3)必須為作業工人配置必須的防護用品,確保施工安全。
(4)鋼管與拱架要焊接牢固,待注漿完成后要立即將注漿孔堵塞密實。
(5)進行注漿施工的過程中,要實時密切監控注漿工作狀態,一旦發現支護出現變形或損壞,要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應措施。
(6)掌子面的開挖工作要在注漿施工結束后4小時方可進行。
(7)相鄰兩排的小導管搭接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而且不可小于1m 。
隧道超前小導管規格鉆孔時間多長
超前小導管的鉆孔時間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地層的性質、超前小導管的直徑和長度、控制壓力等等。一般情況下,超前小導管的鉆孔時間為幾個小時至數十個小時不等,具體時間長短與上述因素有關,以下是一些影響因素的簡要說明:
地層的性質:地層的性質是影響超前小導管鉆孔時間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地層松軟易塌,巖石硬度大、有裂隙等情況下,鉆孔的難度會增加,相應的鉆孔時間也會相應增加。
超前小導管的直徑和長度:超前小導管的直徑和長度也是影響鉆孔時間的重要因素。通常來說,直徑越大、長度越長的超前小導管,鉆孔所需的時間就會越長。
控制壓力:超前小導管在鉆孔時需要施加控制壓力,以確保其能夠穿過地層并順利前進。如果控制壓力不足,超前小導管在鉆孔時容易卡住或者被地層卡住,這也會增加鉆孔的時間。
綜上所述,超前小導管的鉆孔時間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不同的地質條件和超前小導管參數會對鉆孔時間產生不同的影響。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和評估,制定合理的施工計劃和措施,以確保施工的安全和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