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水平衡測試目的:2、對單位用水現狀進行合理化分析。依據掌握的資料和獲取的數據進行計算、分析、評價有關用水技術經濟指標,找出薄弱環節和節水潛力,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技術、管理措施和規劃。3、找出單位用水管網和設施的泄漏點,并采取修復措施,堵塞跑、冒、滴、漏。4、健全單位用水三級計量儀表。除“三落實”外,還要健全測試手段,校驗計量水表,使之達到規范要求。既能保證水平衡測試量化指標的準確性,又為今后的用水計量和考核提供技術保障。
水平衡測試是加強用水科學管理,至大限度地節約用水和合理用水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它涉及節水管理的各個方面。通過水平衡測試,查清用水狀況及用水部門的平衡關系,摸清有效利用水量和損耗水量,找出用水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節,提出優化用水途徑,挖掘節水潛力。制定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節水措施,提高企業的用水效率,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并有效控制工業用水需求的增長。為了在城市節水管理工作中,推廣應用這一科學管理方法,建設部于1987年4月發布了部頒標準CJ20-87《工業企業水量平衡測試方法》,1990年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委會發布GB/T12452-90《企業水平衡與測試通則》。
3)了解用水單位的基本情況。用電子尋管儀查清用水單位的地形圖、給排水管線圖、用水設備情況、用水設施情況,對單位內的地下水管線進行普查;城市居民生活用水waterforcity’sresidentialdomesticuse:使用公共供水設施或自建供水設施供水的城市居民日常家庭生活用水,包括飲用、盥洗、洗滌、沖廁用水等。對用水單位內部建筑物相對位置、供水管線的布置排列、埋深、走向、閥門井/排水井位置、消火栓位置、管線尺寸、化糞池位置等進行現場勘測,對不清楚地下水管線走向的部位用管線探測儀或開挖的方式查詢管線的走向、埋深,并將所查管線按比例繪制在圖紙上。測繪供水管網圖、繪制需要安裝水表表位和數量網絡圖等;對可能有漏水的地下管線用數字檢測儀器等設備進行檢測,找出地下給水管線的泄漏點等。
政府應建立兩個層面的財政投入制度。一是設立節水財政投入制度。政府財政設立節水資金,用于節水基礎管理、節水宣傳、節水獎勵、節水科研、節水技術改造、節水技術產品推廣、水平衡測試、非常規水資源(再生水、雨水、海水等)利用設施建設,公共節水設施改造與建設(不含城市供水管網改造)等。需提供財政處用于上述工作的年度預算和批復文件。考慮到上述因素,評價內容分為包括基本條件、基礎管理、綜合節水、生活節水、工業節水和環境生態節水六類,共34項指標。二是建立完善的政策及市場機.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節水技術改造、設施改造及節水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