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鴨雛罕見病與防治
(一)病發環境。山東濰坊市坊子區某養鴨戶于2003年6月15日購進鴨苗2300只,進雛后第3天起陰雨連綿,又沒實時調換墊料,從第8日齡開端,雛鴨開端病發,重要表現為食欲消退,伴隨呼吸癥狀,用泰樂菌素飲水醫至有效,10日齡開端大量滅亡,到15日齡時已滅亡700余只,按雛鴨曲霉菌病醫至,病鴨5天后漸漸規復康健。
鴨肉的營養價值及作用功效
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高,比豬肉低,并較均勻地分布于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因此,熔點低,約為35度,易于消化。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100克可食鴨肉中含有b族水溶性維生素約10毫克,其中6-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黃素和硫胺素。含維生素e90-400微克。尼克酸作為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
種鴨產蛋初期飼料喂量的增加應遵守什么樣的原則
種鴨產蛋初期飼料喂量的增加應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一般母鴨在22周齡開始產蛋,產蛋后應根據公母鴨的體重情況,按每只鴨每周5~lO克的幅度增加供料量,以促使鴨群盡早達到5%的產蛋率。而在生產實踐中,一些飼養戶為片面追求提前開產、初產期的蛋重和產蛋高峰的提前等,在產蛋初期迅速增加飼料喂量,有時到25周齡時已達到了較大喂料量,這樣勢必影響整個產蛋期的經濟效益。
蛋鴨飼養管理的要點是保高產,因此必須要掌握的一些技術要點
蛋鴨飼養管理的要點是保高產,所要掌握的技術要點:在飼料營養上保證滿足高產的需要,粗蛋白質含量應從l8%提高到l9%~20%,每只鴨日精料喂量150克左右。青飼料適當多喂,水草喂量每只鴨每日150克(或添加多種維生素)。適當增加鈣的喂量,可以在混合飼料中添加l%~2%顆粒貝殼粉,或在鴨舍內單獨放置碎貝殼盆,任其自由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