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液壓泵維修細節核心:運行
泵的試運行
在運行前根據泵類型在泵的泄油口充入液壓油以保持軸承和零件的潤滑。確認打開泵的吸油管路上的蝶閥,點動循環泵驅動電機,主要是點動以檢查旋轉方向。如方向正確,將循環泵開動更長一段時間以檢查系統是否泄露。如無故障,可依給定的壓力值慢慢上緊限壓閥并將其鎖定(壓力已經設定好)。以同樣的方法使補油泵運轉,之后須將系統泄壓。若系統無故障,可將控制油壓調到規定值并鎖定,然后也須將系統泄壓。下一步是調試主泵,其過程與上面相似。充入壓力端必須泄壓,利用瞬時斷、接電源檢查旋轉方向。當各泵都已開始運轉時,必須檢查油箱液位,直至整個系統都充滿液壓油。各個泵都必須達到能連續輸出壓力油的穩定狀態。如有異常,必須立即檢查維修。
工程機械液壓泵維修常見技術問題分析
盲目更換零部件,一味“換件修理”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工程機械故障的判斷和排除相對困難一些,有些維修人員一貫采用換件試驗的方法,不論大件小件,只要認為可能是導致故障的零部件,一個一個更換試驗,結果非但故障沒排除,且把不該更換的零部件隨意更換了,增加了消費者的開支。1臺挖掘機,因轉向困難到某廠維修,廠家更換了葉片泵(轉向泵)、溢流閥、轉向油缸等零部件也無濟于事,后發現故障原因是轉向油箱到葉片泵的一根液壓油管內部老化膠脫,致使液壓油液流量及壓力不足所致。還有些故障零部件完全可以通過修理恢復其技術性能,如發電機、起動機、機油冷卻器、齒輪油泵等出現故障,不需要復雜修理工藝即可修復,但維修人員卻要求用戶更換新件,一味采取“換件修理”的方法,造成嚴重的浪費。上述盲目換件試驗和一味更換可修復零件的做法在一些修理單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在維修時,應根據故障現象認真分析判斷故障原因及部位,對能修復的零部件要采取修理的方法恢復技術性能,杜絕盲目更換零部件的做法。
工程機械液壓泵維修常見技術問題分析
不注意配件型號,配件代用或錯用的現象較普遍。
在維修液壓泵時,配件代用或錯用的現象仍然較普遍,有些配件應急代用是可行的,但長時間使用卻有害無益,影響機械的安全和技術性能。有些維修人員對機械結構、原理了解較少,很多零配件型號不符,但卻認為只要能裝上就行,不考慮能否發揮機械的技術性能。如4120F柴油機應使用350瓦發電機,卻使用500瓦發電機,浪費了功率;ZL50裝載機使用QD274型啟動機,卻使用了QD50型啟動機,因功率不足,柴油機起動困難;135系列增壓和非增壓柴油機的活塞、氣門、搖臂等不通用,卻常出現混用現象,使柴油機起動困難、功率降低,甚至釀成嚴重的機件損壞事故。1臺6135ZD型增壓柴油機,由于錯用了非增壓型柴油機活塞,裝配后柴油機起動不著火,更換原型號活塞(增壓型)后,柴油機順利起動;不同型號的柴油機高壓油管、噴油嘴偶件、柱塞偶件代用,導致噴油量及供油提前角發生變化;用殘次品代替合格品,用鐵絲、鐵釘代替開口銷,用鋼筋、舊螺栓代替圓柱銷等,質量無法保證,長期使用是不允許的。因此在維修工程機械時,應盡量使用原裝型號的配件,不可用其它型號配件代用,更不能錯用。
液壓泵容積效率低的故障原因分析
1、液壓泵裝配不良導致容積效率低下,具體情況分為以下幾種:
①齒輪與泵體、齒輪與側板、定子與轉子、柱塞與缸體之間的間隙太大——重新裝配,按技術要求選配間隙
②齒輪泵、葉片泵的泵蓋上螺釘擰緊力矩不勻或有松動——重新擰緊螺釘并達到受力均勻
③葉片和轉子反裝——糾正方向重新裝配
2、油的粘度過低(如用錯油或油溫過高)——更換油液,檢查油溫過高原因,采取降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