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單片機
硬件特性
1、單片機集成度高。單片機包括CPU、一定容量的的ROM、一定容量的的RAM、 2個16位定時/計數器、4個8位并行口、全雙工串口行口;
2、系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實現模塊化;
3、單片機可靠性高,可工作到10^6 ~10^7小時無故障;
4、處理功能強,速度快;
5、低電壓,低功耗,便于生產便攜式產品;
6、控制功能強;
7、環境適應能力強。
單片機
芯片簡介
STC單片機
STC公司的單片機主要是基于8051內核,是新一代增強型單片機,指令代碼完全兼容傳統8051,速度快8~12倍,帶ADC,4路PWM,雙串口,加密性好,抗干擾強.
PIC單片機
是MICROCHIP公司的產品,其突出的特點是體積小,功耗低,精簡指令集,抗干擾性好,可靠性高,有較強的模擬接口,代碼保密性好,大部分芯片有其兼容的FLASH程序存儲器的芯片.
EMC單片機
是臺灣義隆公司的產品,有很大一部分與PIC 8位單片機兼容,且相兼容產品的資源相對比PIC的多,價格便宜,有很多系列可選,但抗干擾較差.
單片機
PLC廣泛使用梯形圖代替計算機語言,對編程有一定的優勢。你可以把梯形圖理解成是與匯編等計算器語言一樣,是一種編程語言,只是使用范圍不同。而且通常做法是由PLC軟件把你的梯形圖轉換成C或匯編語言(由PLC所使用的CPU決定),然后利用匯編或C編譯系統編譯成機器碼。PLC運行的只是機器碼而已,梯形圖只是讓使用者更加容易使用而已。
單片機
單片機出現的歷史并不長,但發展十分迅猛。 它的產生與發展和微處理器(CPU)的產生與發展大體同步,自1971年美國英特爾公司首先推出4位微處理器以來,它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大致可分為5個階段。下面以英特爾公司的單片機發展為代表加以介紹。
1971年~1976年
單片機發展的初級階段。 1971年11月英特爾公司首先設計出集成度為2000只晶體管/片的4位微處理器英特爾4004,并配有RAM、 ROM和移位寄存器, 構成了臺MCS—4微處理器, 而后又推出了8位微處理器英特爾8008, 以及其它各公司相繼推出的8位微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