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無心磨床的起源
無心磨削是磨削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是在無心磨床上進行的。在機床領域,無心磨床雖然是一種新的類型,單其工作原理早在1853年加工滾針時就采用了,1867年,英國人Heny Dyson首創了一種原始的無心磨床。大約經歷半個世紀之后,在1922年,美國人Cincinati和瑞典一家公司幾乎同時研究成功臺無心磨床,從而使無心磨床發展的歷史真正開始。因而,可能有數種原因聯合造成一個缺點,所以有時需要一種程序消除可能的原因。
在無心磨床的發展過程中,其工作圖式經歷了曲折的演變過程。初期無心磨床是單砂輪型的,以砂輪端面或圓周磨削,工件的支承和連續接觸依靠擋件器、導片和彈簧保證。直到1915年才開始有了托板與導輪。導輪和托板的出現,使無心磨床的機床設計和磨削工藝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即使免費為用戶提供刀具,也只能為客戶節省少量的成本,那只是加工刀具的成本占總成本的百分數。
無心磨床發展到現在,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實力
無心磨床發展已經走過了從完全依賴系統供應商到自己初步具有一般開發能力的過程,但數控系統的應用尚在提高機械傳動鏈性能、替代機械手輪、簡單加工循環階段,與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著許多差距,在機床的精度、自動化功能、加工效率、可靠性等方面都有許多需要提高、突破的問題,有待解決。雖然任何一個投資者都愿意“從開始就做好”,但他們同時也希望初始投資越少越好,還能盡快收回投資。
無心磨床是磨床類機床中發展潛力1大的機床。在完成傳統的平面磨削功能外,以磨床的床身、拖板、臺面、磨頭等大件為基礎,可以演變成外圓、曲線、工具、無心等磨床。我國應在完成磨床規格系列的完善后,跳出傳統的平面磨削的思維轉到曲線或輪廓等非平面磨削加工的思路上去進一步發展,形成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技術和產品。”客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希望在實際生產中進一步優化他們的生產成本。
常見外圓磨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
1、外圓磨復合磨削法的加工原理:磨削時,先用橫磨法將工件分段粗磨,各段留精磨余量,相鄰兩段有一定量的重疊,后再用縱磨法進行精磨。
2、外圓磨深磨磨削法的加工原理:磨削時,砂輪修整成一端有錐面或階梯狀,工件的圓周進給速度與縱向進給速度都很慢,在一次縱向進給中磨去全部磨削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