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孔深超過6m時,還要注意防止混凝土離析,一般把攪拌好的混凝土裝在容量為1~2m³左右堅固的帆布袋里,并用繩子打成活扣,混凝土送到井底時,拉開活扣就可將混凝土送到孔底,連續作業能迅速封好孔底,同時堵住孔底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地下水。
如果地下水很多,而且挖孔樁較深,剛提起抽水泵,底部溢水就接近或超過20cm,這時用以上幾種辦法封底都會造成混凝土含水量太大,清理完孔底渣土后讓水繼續上升,等到孔中溢水基本上平靜時,用導管伸入孔底,往導管里輸送攪拌好的早強型混凝土,混凝土量超過底節護壁30cm以上,再慢慢撤除導管,由于水壓力的作用,封底混凝土基本上密實,混凝土終凝后再抽水,由于封底混凝土已超過底節護壁,已經沒有地下涌水,待水抽干,再對剩余的水進行處理。將表面混凝土(這部分混凝土中的水泥漿會逸散到水中)松散部分清除運到孔外,再繼續下一道工序。
施工時,為了保證孔位位置準確,每天都要在挖孔前校核一次挖孔樁位置是否歪斜,移位。尤其在澆注護壁前要檢查模板,脫模后再檢查護壁。個別壁周泥砂塌落,在澆注混后護壁容易產生位移和歪斜,應注意檢查和及時糾正。
注意安全事項
現場管理人員應向施工人員仔細交待挖孔樁處的地質情況和地下水情況,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急處理措施。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備有充足的應急措施所用的材料、機械。要制定安全措施,并要經常檢查和落實。
對于一級建筑樁基和地質條件復雜或成樁質量可靠性較低的樁基工程,應進行成樁質量檢測。檢測方法可采用可靠的動測法,對于大直徑樁還可采取鉆取巖芯、預埋管超聲檢測法、檢測數量根據具體情況由設計確定。
成樁樁位偏差應根據不同樁型按(相關)規定檢查。
單樁承載力檢測
為確保實際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達到設計要求,應根據工程重要性、地質條件、設計要求及工程施工情況進行單樁靜載荷試驗或可靠的動力試驗。
人工挖孔樁灌注樁的施工
1.開孔前,樁位應定位放樣準確,在樁位外設置定位龍門樁,安裝護壁模板必須用樁心點校正模板位置,并由專人負責。
2.節井圈護壁應符合下列規定:
1)井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于20㎜;
2)井圈頂面應比場地高出150-200㎜,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
3.修筑井圈護壁應遵守下列規定:
1)護壁的厚度、拉結鋼筋、配筋、混凝土強度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2)上下節護壁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
3)每節護壁均應在當日連續施工完畢;
4)護壁混凝土必須保證密實,根據土層滲水情況使用速凝劑;
5)護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之后進行;
6)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時,應及時補強以防造成事故;
7)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徑極差不得大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