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自動化監測常見的破壞形式
水庫大壩作為一個龐大的水利工程建筑,面臨著許多病害的威脅,一旦出現問題會給當地居民帶來災難性的后果。除了蓄水引發的水庫地動外,滲透破壞是平原區水庫發生破壞的主要形式,從滲透破壞發生機理的角度將滲透破壞形式分為流土、管涌、接觸流土、接觸沖刷四種類型。而建立在粘土上的水庫大壩,四種滲透破壞形式均有可能發生,汛期更易造成決口,后果十分嚴重,且不易察覺,給防范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
自動化監測系統預警管理
“預警管理”是對各監測隱患點所產生的急速波動和變形進行分析判斷并給出預警報警的過程,包含預警的方式、預警級別、預警信息、預警記錄等管理。“報表管理”是一個樞紐性模塊,用戶可以查看監測數據歷史明細表,配合強大的統計分析功 能可以為不同部門、不同人員提供各種數據和報表支持。平臺提供豐富的圖表類型,便于發現挖掘 數據的潛在價值,依據數據提高決策能力。“決策支持”為決策者提供分析問題、建立預測預警模型、模擬決策過程和預案的環境,調用 工程防治跟蹤分析信息、各種信息資源和分析工具,幫助決策者提高決策水平和質量。
自動化監測背景概述
某變電站深基坑項目,擬建變電站建筑結構長82.00m, 寬43.50m, 由2臺主變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組成。 擬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型式擬采用筏板基礎。地下室底板埋深預計約-24.80m, 集水坑局部 底板埋深約-26.30m,±0.00 標高為504.00m。在基坑開挖及主體施工過程中,通過監測獲得的數據,用來評價基坑周邊土體的穩定性;評價基坑開挖 影響范圍內的建構筑物、道路、管線的沉降、以及可能產生的其它不均勻變形。
自動化監測布點
首先,在結構物監測設備布點選擇上,先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和一般力學計算方法針對選擇監測結構的內力分布及變形特征進行的分析,來確定傳感器合理及佳的監測位置及監測指標。
當然還要針對監測項目的實際運營環境、結構特點、結構危險性分析和功能,考慮實際運行情況,對傳感器監測指標及監測位置進行修訂。同時根據傳感器布設數量以及系統環境,對采集策略進行配置優化,確定每種監測傳感器的優采樣頻率。根據監測項目的位置、環境等因素,結合傳感器的布設位置,確定采集單元及其供電設備的安裝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