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鐘前 武漢人行道透水磚服務介紹「在線咨詢」[康瑞得1032e1f]內容:
磚,是以泥土為原料并經高溫饒制而成的建筑材料。
磚的出現
在中國,磚出現于奴隸社會的末期和封建社會的初期。從戰國時間的建筑遺址中,已發現條磚、方磚和欄桿磚,品種繁多,主要用于鋪地和砌壁面。條磚和方磚用模壓成型,外飾花紋,欄桿磚兩面刻獸紋,獸作伏狀,俯首翹尾,形態古樸、生動。
磚的興盛
真正大量使用磚開始于秦朝。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興都城、建宮殿、修馳道、筑陵墓,燒制和應用了大量的磚。
歷史1上著1名的秦朝都城阿房宮中就是使用青磚鋪地。青磚上還有各種裝飾性紋理圖案,至金仍有珍貴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還有一個用淤泥為原料生產燒結磚的磚廠,原料的塑性指數等多項指標都還可以,但是,原料顆粒級配卻不合理,主要是粉料太多而填充物和粗顆粒很少,造成磚坯螺旋紋嚴重、強度低、破損嚴重,雖經多方改進螺旋絞刀和機頭結構,但產品的成品率仍然較低,使每萬塊磚的能耗很高。劈開磚廠家的生產工藝流程原料(人工、推土機)摩擦輪壓瓦機——手扶拖拉機—對輥機—膠帶輸送機—刀式粉碎機—膠帶輸送機雙軸攪拌機—刀式粉碎機—C料房—人工修埋~*?培燒~??成品。后在原料中添加了一些工業廢渣和破碎好的廢磚,產品強度提高,螺旋紋也消失了,成型和干燥焙燒過程的破損很少,成品率大幅度提高,每萬塊磚的能耗也就顯著降低。

燒結磚美觀耐用,就是因為燒結磚的抗風化能力強。抗風化性能是普通粘土磚重要的耐久性指標之一,對磚的抗風化性能要求應根據各地區的風化水平而定(風化水平的地區劃分詳見GB/T5101-1998磚的抗風化性能通常用抗凍性、吸水率及飽和系數三項指標劃分。抗凍性是指經15次凍融循環后不產生裂紋、分層、掉皮、缺棱、掉角等凍壞現象;且重量損失率小于2%強度損失率小于規定值。透水磚經歷了暴雨的考驗,場地布置在廣場上,地點屬于低洼地區,極易發生水,但經實踐證明是可行的。吸水率是指常溫泡水24h重量吸水率。飽和系數是指常溫24h吸水率與5h沸煮吸水率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