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事業單位人員能不能注冊公司?在職員工是否可以注冊公司?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能開公司嗎?
對您的咨詢回答如下:不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五十三條第十四款規...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先進百六條法律、法規授。
事業單位人員可以辦企業嗎?
每個地方都有具體的規定。前幾年各個地方政府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帶薪領辦創辦企業,現在這些人少數干出了成績不回來了,多數都屬于掛名的,基本都回來了。。
事業單位可以出資成立公司嗎
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事業單位,可以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規定以國有的名義注冊法人企業。具體的程序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咨詢窗口即常清楚的得到標。
事業單位一般人員能做企業法人嗎
可以做企業法人,但是公務員不可以。我國《公務員法》有規定公務員不得兼職,在編事業單位人員不是公務員,因此是可以從事經商行為。但是我國有很多事業單位它是。
在職員工是否可以注冊公司?
根據法律規定,公務員不得從商,但沒有規定其他普通員工也不得從商,所以,自己注冊公司是可以的,只要你不是公務員及銀行工作人員,及其他特殊的被禁人。
全額事業單位可以辦企業嗎?
根據國資委1995年9月13日發布的《事業單位非經營性資產轉經營資產管理實施辦法》(國資事發第89號)文件的規定,事業單位在完成本單位正常工作前提下,按照。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以辦營業執照嗎
1、不可以;2、事業編一般為公務員較多,會有濫用職權之嫌。
事業單位退休(在職)人員能不能自己開公司,并且自己擔任法人
你是不行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不能夠經商,除非你留職停薪,如果退休人員可以,但是如果退休前是處級以上的干部,要退休三年以后才行。
個人抬頭的費、工資薪金等這5項費用稅前扣除的幾個條件
費用一:個人抬頭的費能否所得稅前扣除?
個人抬頭的費要想做到所得稅前扣除,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 必須是公司的職工
2. 必須是企業實際發生的支出
3. 單位沒有實行統籌
1. 若企業未參加統籌(),員工報銷的個人費可以列入職工福利費,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在匯算清繳的時候做納稅調增。
2. 若企業已參加統籌(),在繳納保險費之外又給員工報銷費用,不能再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若已經計入了福利費,則需要在匯算清繳的時候全部做納稅調增。
費用二應款的損失能否所得稅前扣除?
應款的損失若是要做到稅前扣除,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1. 已經實際發生
2. 會計上已經做了損失處理
3. 證明損失的外部和內部證據鏈
4. 匯算清繳年報填報了A105090表
費用三工資薪金能否所得稅前扣除?
答復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稅務機關在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時,可按以下原則掌握:
1. 企業制訂了較為規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
2. 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
3. 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
4. 企業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
5. 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款為目的。
費用四:勞動保護費能否所得稅前扣除?
答復
勞動保護費想做到所得稅前扣除,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 特定崗位員工必須在工作期間使用的用品。
2. 確因工作需要為雇員配備或提供的用品。
3. 勞動保護費支出只能是企業為員工發放的物品而不能是補貼。
小規模納稅人,缺成本票原因,以及緩解措施
沒有票現狀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覺得一家正常經營的主體,真實的業務,怎么會沒有票呢?步入職場,融入中小企業的經濟生活,你會發現,這樣的情況的不僅存在,而且還十分的普遍!以采購業務為例!
中小企業在采購的時候,面臨三種選擇:
1. 我這里不開票,都是小本買賣,從來不會開票!
市場競爭激烈,這樣的情況比較少,但客觀存在。賣家的產品方圓百里之內,就他家有賣的,優勢零星采購!算了,路費都比這物資貴,買吧,沒有,給開個收據吧(白條)!
2. 你這價格是不含稅的,要開票我不得虧死
詢價階段,對于價格是否含稅沒有明確。即使明確詢問是否含稅,賣家居于生存競爭關系,依然諸多套路。加稅金開票,實在不甘心。不出稅金,貨物依然可以買到。還是省點錢吧,不開票了!
3. 這個月的票已經開完了,您下個月再來,再給您開
賣家的票開完了,有些小企業每個月批票是有額度的,那怎么辦呢,人家確實沒票,距離下個月就那么幾天了,那就下個月吧。
但是商品經濟社會,玩的就是周轉率。“下個月”開,商品早就賣的渣渣都不剩了,臨了,賣家還是那句,票又開完了,下月,下月一定給你開。如此反復幾個月,人家是為了省稅金,壓根就沒想過給你開。
那應該怎么辦呢?
①盡量去取得票。
②申請核定征收小規模企業申請所得稅核定征收,稅局按照行業給你核定一個應稅所得率,比如收入100萬,行業利潤率10%,那么就按照10萬的利潤的基數去繳稅。
注冊資本≠實繳資本≠公司實力
從2014年開始,公司注冊資本正式改為認繳制。那認繳是什么意思呢?認繳是說股東承諾在某個期限內繳納的資本。貴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并不意味著該公司擁有1億元的固定資產,也不意味著該公司已經給對公銀行賬戶繳納了一億。只能說,公司各股東在承諾給對公銀行賬戶繳納了一億。
注:如需了解某公司是否已實際支付,可參考該公司的銀行對賬單或驗資報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