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一共同之處,就是用工單位或者發包單位都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因此許多人就認為,這兩者沒有什么區別。
他們之間真的沒有區別嗎?非也!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之間的區別,至少有5點。
(1)、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派遣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務外包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2)、勞務承包單位可以是個人(一般不建議),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實體;勞務派遣單位必須是嚴格依照公司的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法人實體。勞動者完成的工作都是企業的業務或職能活動。
(3)、勞動者管理的責任主體不同。發包企業對勞務承包單位的員工不進行直接管理,其工作組織形式和工作時間安排由勞務承包單位自己安排確定;勞務派遣單位的員工必須按照用工單位確定的工作組織形式和工作時間安排進行勞動。這是兩者主要的區別。
首先,我們需要看勞務外包公司的行業經驗。
企業做外包是一定要選擇與一家有豐富行業經驗的公司合作的。一般來說,成立得越久,經營越久的勞務公司,它們的行業經驗就越是豐富。企業在與勞務公司合作時,可先讓他們出個外包方案,以作為考量標準。
其次,我們可以看看勞務公司擅長的領域。
雖然上市面上勞務公司有很多,但是每家勞務公司提供的服務肯定是不一樣的,擅長的領域也會有所不同,企業在選擇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從中選取出適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勞務公司。
勞務派遣有法律規范
但是無論什么情況,國家規定勞務派遣是不可以濫用的。這是國家對職工的法律保障。國家2014年3月1日實施了《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對勞務派遣行為作出了規范。
首先,國家明確用人單位只可以在三類崗位上實施勞務派遣: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工作崗位。臨時性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崗位,輔助性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是指原工作職工因脫產學習、休產假等原因無法工作,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的工作崗位。
很多社會的發展方向都跟這種方式不謀而合。比如海爾小團體——自主經營體模式,相當爾既是一個主營業務管理公司,又是一個勞務派遣公司而已。這些自主經營體不可能設立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員工進行管理的。還有代理記賬對于一些初創公司來說越來越流行,對于小公司處理會計事務是非常簡單易操作的,畢竟小公司專門找一個會計處理,一年幾萬元的賬還不夠用不來成本的。
像谷歌、蘋果等公司也在大量使用勞務派遣職工。據《紐約時報》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谷歌的非正式員工數量已超出全職員工。截至 2019 年 3 月,谷歌在擁有 10.2 萬名正式員工,而非正式員工的數量為 12.1 萬人。
第二,形成人為的等級,提升工作競爭力。
等級觀念,說實話確實已經深刻到所有人的骨子中。勞務派遣用工只能算是單位的臨時工,各項工資待遇都不如正式職工。一些公司對于勞務派遣員工的獎勵,就是將其轉化為正式職工。這算是人職業發展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