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井圈與井身四周加固混凝土宜一并澆筑、連成整體,同時應嚴格控制井圈安裝(澆筑)標高,確保井圈頂與井框底的安裝調節空隙小于1cm,空隙處應用鐵制楔型塞固定、高標號砂漿填充,井框(蓋)安裝完畢后48小時內不應碰撞。6.2.4抹灰抹灰應采用水泥(防水)砂漿并且清光。若設計有特殊要求,按設計要求配制砂漿。
四、砌筑結構的井室施工注意要點1、砌筑前砌塊應充分濕潤;砌筑砂漿配合比符合設計要求,現場拌制應拌合均勻、隨用隨拌。2、排水管道檢查井內的流槽,宜與井壁同時進行砌筑;
公制標示(metricdimensiize)以DN說明一般稱作“公稱尺寸”,它并并不是管外徑、也不是管內徑。是外徑與內徑的平均值,大伙兒稱平均值內徑。例如:外徑63mm的塑料軟管之公制標示(mmdimensiize)DN50ISO公制標示(ISOmetricdimensiize)以Da說明PVC管,ABS管之管外徑以De說明PP管,PE管之管外徑例如:外徑63mm的塑料軟管之公制標示(mmdimensiize)Da63對PVC管,ABS管而言。總結:De、DN、d、ф的各自說明范圍!De--PPR、PE管、聚丙烯管外徑DN--高密度聚乙烯(PVC)管、鑄鐵管、鋼塑復合管、鍍鋅鋼管外徑d--pe排水管外徑ф--無縫鋼管或者有色金屬管道應標出“外徑×壁厚
、槽體式配水系統設計應達到什么規定?答:主水槽的起止橫斷面設計水流量選用0.8-1.1m/s;配水槽的起止橫斷面設計水流量采0.5-0.8米/s;配水槽夏天的一切正常設計水位應超過水濺噴頭內徑的6倍,且不應小于0.15m;配水槽的極高不應小于0.1米;在很有可能發生的超出設計水量工作狀況下,配水槽不溢流式;配水槽橫斷面寬度不應小于0.12m;95、主、配水槽均宜水準設定,水槽相接處應圓潤,水流拐彎角不超90°配蓄水池設計應合乎什么規定?答:池中水流穩定,夏天一切正常設計水位應超過水濺噴頭內徑或配水下孔直徑的6倍;側墻極高不適合小于0.1米;在很有可能發生大的超出設計水量工作狀況下不應溢流式;水池宜水準設定;池頂宜設后蓋板或采用避免照顧下滋長菌藻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