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切分軋制是采用特殊的孔型和導衛系統,利用金屬的不均勻變形將軋件沿縱向切分成兩根或兩根以上獨立分支的新工藝。2料形四切分軋制對料形的變化很敏感,各機架料形的變化都會反映到成品尺寸上,特別是中軋進入精軋的料形若不能滿足要求,則切分后4條料的尺寸即不一致,易產生廢品。該工藝具有節能降耗,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等優點,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由于切分軋制工藝的復雜性,對切分軋制理論及切分設備的研究卻遠遠滯后于工業應用,因此對切分軋制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合理設計切分設備,是促進切分軋制技術深入發展的必要手段。
滾動導衛出現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滾動導衛用于引導橢圓軋件進入圓或方孔型等變形不穩定的機組,可保證獲得形狀良好、尺寸精度高的軋件。但生產中,滾動導衛系統會存在著問題,影響著生產率提高,具體指:
1.結構復雜,裝配困難。滾動導衛裝置由外盒體和內盒體組成。(2)保證軋件在孔型中穩定的變形,并得到所要求的幾何形狀和尺寸。外盒體由導衛箱、蓋板等組成。內盒體由導衛副、導輪及導輪支撐臂組成。這種導衛結構復雜,不緊湊,增加了裝配量。在高溫與激冷交變熱沖擊下,易變形,甚至有些部件和螺栓拆不下來,只有氣焊割去。
2.生產中不易調整和更換。導衛裝置承受著不規則的應力,在正確引導軋件進入孔型的同時,承受著軋件多個方向的撞擊,因此,各部位螺栓易松動,調整點多,不利于快速調整。當出現隊鋼事故時,軋件夾在進口內,難以處理。
3.導衛整體寬度偏大。因箱體太寬,導致多部軋機軋輥兩端部2-6個軋槽用不上,造成軋輥使用上的浪費。
需要采取的改進措施為:
1.整體結構改進。將整體結構的外盒體和內盒體合并在一起,保留外盒體的下部燕尾,與內盒體設計在一起,這樣易于快速裝卸。2個結構變為1個結構,安裝簡單,減少了在線調整和更換時間,提高軋機作業率,滿足了軋機對導衛的使用要求。
2.寬度改進。滾動導衛的整體結構去掉了上部的蓋板和兩側板,箱體相應改變,消除了導衛箱及導衛的調整空間。整體寬度為內盒體寬度,相應增加了軋輥兩端部軋槽的使用量,節約了軋輥。
3.其他改造。為使滾動導衛與軋槽始終在一條軋制線上,不受軋件的沖擊而偏斜,在滾動導衛燕尾與燕尾槽處設一底健。為防止導輪支撐臂在沖擊載荷下發生疲勞斷裂,在設計上增加了其厚度。
導衛座是滾動導衛的安裝支撐系統,在導衛座的選擇中應按以下原則進行: (1)選擇耐腐蝕材質以滿足工作環境要求;基于以上原則,為安鋼高線軋機選擇設計了3種導衛座結構:(1)4V、6V、8V、10V機架人口采用垂直方向固定、水平方向可調的整體導衛箱。 (2)盡量標準化、系列化以減少備件儲備; (3)要便于安裝、調整,以減少停機時間; (4)要有合理的結構和外形尺寸,保證不影響其他設備的安裝。 基于以上原則,為安鋼高線軋機選擇設計了3
種導衛座結構:
(1)4V、
6V、8V、10V機架人口采用垂直方向固定、水平方向可調的整體導衛箱。由于型材軋鋼用導衛主要是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外各大導衛公司對導衛及其零件的術語不統一,差異很大,國內各導衛公司沿襲國外或自創的術語也很混亂,本標準對于型材軋鋼導衛有關的常用術語進行了定義以便于國內外交流和商務活動。 (2)12V、14V機架入口采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均可調整的組合導衛箱。 (3)預精軋后采用徑向固定、軸向可調整的組合導衛座,垂直輥箱面板精密安裝,安裝精度可達0.15mm。
軋鋼設備的價格一般都是由:軋鋼機大小與配備的機械因素這兩個方面來決定的,軋鋼設備大小的問題是根據鋼制品型材生產廠家的生產規模和技術要求而決定的,如果需要高產量,那自然需要的軋鋼機型號就比較的大,如果是一般的小型加工企業,基本上很容易也很快就可以下線,這也是為什么在客戶進行咨詢的時候我們要先詢問一下產量的問題,這是用來確定主機部分價格的決定性因素。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關于軋鋼機外購配件的問題,這也是相當重要的,外購部分比如說熔爐,如果是進行毛材料進行生產就肯定需要進行熔爐的熔煉然后進行成型板材線材的軋制,但是這樣做的帶價就是整個生產線的成本問題一下子就提高很多,甚至有的附件價格比主機價格還要貴上一些,所以說,一般決定軋鋼設備價格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果是僅僅采購主機看產量,決定軋機型號的大小,采購軋鋼設備的整條生產線,根據實際需求來進行附件的采購,這樣才能夠以合適的價格購入符合自己要求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