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導軌淬火生產線介紹
導軌淬火機是指將工件放到感應器內,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淬火,是將金屬工件加熱到某一適當溫度并保持一段時間,隨即浸入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常用的淬冷介質有鹽水、水、礦物油、空氣等,較多用水。淬火可以提高金屬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廣泛用于各種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齒輪、軋輥、滲碳零件等)。通過淬火與不同溫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屬的強度、韌性及疲勞強度,以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8mm,淬硬度符合要求,速度比中頻大約快1/3,無可控硅中頻的雜亂噪聲,變形小。導軌淬火,大大提高了工件的使用壽命,耐磨程度和抗損傷硬度,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件的生產效率。所以導軌淬火機在機械加工行業中廣泛被采用.
雙頻齒輪感應淬火生產線技術原理分析
下面兩點介紹一條內齒輪及齒輪的雙頻感應淬火生產線原理。
1、內齒輪感應淬火原理
此線內齒輪每次卸下一件,由相對而立的兩個氣缸操縱。當工件處于1號裝料位置,一個接近開關動作,使氣動往復桿推工件到淬火工位。此工位有一個可變速度的伺服驅動及垂直掃描的托架。齒輪到達淬火工位,另一個接近開關動作,于是,立式掃描器將內齒輪從往復桿上托起,并把工件放到感應器下面的定向位置。有兩個接近開美用作的定位指示,如果定錯位置,工件即回到往復桿,以便再次裝料。錯位1s后中頻爐即停止運轉,與此同時,一個診斷犀示屏幕指示出工件不在淬火工位。如果內齒輪定位正確,為工件定向工位所接受,掃描機構將把它送入感應器。一但感應器位于內齒輪中,中頻電源開始進行加熱,工件旋轉.同時掃描機構使工件下降,使感應器掃描并預熱內齒輪的全長。中頻預熱完成后,掃描上升,回到原來位置,電源轉換開關轉接剄高頻電源,工件再次旋轉下降,將預熱過的齒輪用高頻進行掃描并淬火。淬火后的內齒輪降下到往復桿后,往復桿推工件到圓火工位,其定位信號動作與淬火工位相同?;鼗鹗且淮渭訜岱绞?,回火時工件是旋轉著的。回火功率較小,是在齒輪高頻淬火的聞段時間進行的。而且,不同的淬火機床在使用的時候,也是有著不同的性能特點的,但是對于用戶來說,自己也是對于它的使用,有著自己普通的要求的,那么用戶都是對于這種產品有著什么樣的要求呢。回火工序完成后,齒輪降到往復桿上,推向冷卻工位,由噴淋頭冷卻到裝卸溫度,然后工件被推向分檢工位(合格或剔出)。剔出是由許多檢測裝置所確定的。如果內齒輪被確定剔出,則裝在側面的一個氣動卸料桿將水平地將該齒輪推動,并滑到剔出卸料箱;如果齒輪合格則推到出料箱。
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
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都屬于表面熱處理技術的一種,都是利用高頻率(或中頻率、工頻)的感應電流,使鋼件表面迅速加熱,隨后立即冷卻的一種方法。
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工作原理一樣,都是感應加熱原理:即工件放到感應器內,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在金相顯微鏡下觀察,該裂紋兩側有脫碳層,且脫碳層中鐵素體的晶粒粗大。產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表面強,而在內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這個集膚效應,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在幾秒鐘內表面溫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溫度升高很小
不過加熱過程中,感應電流在工件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不同的電流頻率產生的加熱效果也是不同的:
1、高頻淬火
電流頻率在100~500 kHz
淬硬層淺(1.5~2mm)
硬度高
工件不易氧化
變形小
淬火質量好
適用于摩擦條件下工作的零件,如一般較小的齒輪、軸類(所用材料為45號鋼、40Cr)
2、中頻淬火
電流頻率在500~10000 Hz
淬硬層較深(3~5mm)
適用于承受扭曲、壓力負荷的零件,如曲軸、大齒輪、磨床主軸等(所用材料為45號鋼、40Cr、9Mn2V和球墨
簡而言之,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就是加熱厚度的不同,高頻淬火可以短時間的表層淬硬,晶體組織很細,結構變形小,而中頻表面應力比高頻的要小。 感應加熱設備廣泛用于金剛石圓盤鋸,硬質合金刀具,刀具的釬焊,小型工件的熱處理淬火,退火,調質,熱變形,小量有色金屬的熱處理淬火,退火,熱變形,熔煉。鐵路尖軌采用中頻淬火電源進行熱處理的具體工藝尖軌必須有足夠的彈性與剛度,來滿足其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