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工藝路線的其他原則
(1)、合理地選用設備。粗加工主要是切掉大部分加工余量,并不要求有較高的加工精度,所以粗加工應在功率較大、精度不太高的機床上進行,精加工工序則要求用較高精度的機床加工。粗、精加工分別在不同的機床上加工,既能充分發揮設備能力,又能延長精密機床的使用壽命。
(2)、在機械加工工藝路線中,常安排有熱處理工序。熱處理工序位置的安排如下:為改善金屬的切削加工性能,如退火、正火、調質等,一般安排在機械加工前進行。為消除內應力,如時效處理、調質處理等,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進行。為了提高零件的機械性能,如滲碳、淬火、回火等,一般安排在機械加工之后進行。如熱處理后有較大的變形,還須安排加工工序。
機械加工的工藝步驟
步驟內容:
(1)分析研究產品的裝配圖和零件圖。
(2)確定毛坯。
(3)擬定工藝路線,選擇定位基面。
(4)確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設備。
(5)確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夾具、量具和輔助工具。
(6)確定各主要工序的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
(7)確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確定切削用量。
(9)確定工時定額。
機械加工工藝
1、工藝方案:根據產品設計要求,生產類型和企業的生產能力,提出工藝技術準備工作具體任務和措施的指導性文件。
2、工藝路線:產品和零部件在生產過程中,由毛坯準備到成品包裝入庫,經過企業各有關部門或工序的先后順序。
3、工藝規程:規定產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藝文件。
工藝規程主要作用:是組織生產的主要技術文件,有了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就可以制訂生產產品的進度計劃和相應的調度計劃,使生產均衡、順利進行。
機械加工方法
1.零件表面加工方法(設備)的選擇
所選加工方法應考慮每種加工方法的“經濟加工精度等級”。各加工方法有其加工特點,在制定工藝過程時須考慮各加工設備“經濟加工精度”。。各型設備具體“經濟加工精度等級”在后面有時間再介紹。
2.切削用量選擇
進給量、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合稱切削用量三要素。在保證加工質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效前提下,要盡量使三者之積較大。
粗加工時,一般是先按刀具壽命確定切削用量,先盡量選擇切削深度、再選擇進給量,考慮切削速度。精加工時則主要依據產品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確定切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