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蕩器的常見指標
初始準確率:指振蕩器上電工作某一段短時間內的頻率準確度:—般為開機八分鐘至30分鐘,25度室溫,需要等到晶振穩定工作
老化率:振蕩器在工作一段時間后由于內部結構的改變引起的頻率偏移
引起原因:不同的熱膨脹系數、焊接材料在凝固、加工時尺寸的改變、由于成型,焊接時的殘余應力,電極的內應力、石英在生長中的不均勻,雜質和其他缺陷、切割,點清晰和腐蝕引起的表面破壞的影響、電極應力和支架為對準的彎矩,晶格內部產生局部化應力產生的破壞
根據測試時長老化率一般分日老化率、月老化了、年老化率。
晶體振蕩器原理
將電壓施加到所述石英晶體的壓電元件(電場的應用到),變形發生在壓電體。這種現象發現者,雅克和皮埃爾居里是兄弟。電性能,通常是一個電容器作為其固有頻率附近特定頻率僅頻帶線圈作為電感性電抗充當具有。應用此原理的電子組件是晶體諧振器。AT是一種常見的晶體振蕩器諧振器是壓電晶體元件具有兩個(晶體坯)電極由夾的石英振動元件在上籠的影片。由于石英振蕩器會引起自由振動,因此波形會變成正弦波。
晶體諧振器和是晶振嗎
晶振是晶體振蕩器的簡稱,英文寫成oscillator,也被稱為有源晶振。和其對應的是晶體諧振器,英文是Crystal Units,簡稱為晶體(也有人稱為無源晶振)。目前市場上使用廣泛的是石英晶片為基材的晶體晶振。 在電子學上,通常將含有晶體管元件的電路稱作'有源電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濾波器等),而僅由阻容元件組成的電路稱作'無源電路',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被稱為無源器件。有源晶振內部除了晶體諧振器外還增加了由阻容感、晶體管等元器件等構成的振蕩電路芯片,因而不須借助外部振蕩電路即可實現穩定的頻率輸出。其優點是精度高,可靠性好,不會因為某些電路板的因素導致頻率不穩定。調試和使用更方便。
晶振的工作原理
晶振是石英振蕩器的簡稱,英文名為Crystal,它是時鐘電路中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向顯卡、網卡、主板等配件的各部分提供基準頻率,它就像個標尺,工作頻率不穩定會造成相關設備工作頻率不穩定,自然容易出現問題。由于制造工藝不斷提高,現在晶振的頻率偏差、溫度穩定性、老化率、密封性等重要技術指標都很好,已不容易出現故障,但在選用時仍可留意一下晶振的質量。晶振在應用具體起到什么作用微控制器的時鐘源可以分為兩類:基于機械諧振器件的時鐘源,如晶振、陶瓷諧振槽路;RC(電阻、電容)振蕩器。一種是皮爾斯振蕩器配置,適用于晶振和陶瓷諧振槽路。另一種為簡單的分立RC振蕩器。基于晶振與陶瓷諧振槽路的振蕩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較低的溫度系數。RC振蕩器能夠快速啟動,成本也比較低,但通常在整個溫度和工作電源電壓范圍內精度較差,會在標稱輸出頻率的5%至50%范圍內變化。但其性能受環境條件和電路元件選擇的影響。需認真對待振蕩器電路的元件選擇和線路板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