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針,又名防雷針,是用來保護建筑物、高大樹木等避免雷擊的裝置。在被保護物頂端安裝一根接閃器,用符合規格導線與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網連接起來。避雷針規格必須符合GB標準,每一個防雷類別需要的避雷針高度規格都不一樣。當雷云放電接近地面時它使地面電場發生畸變。我國建筑防雷規范GB50057-1994Z中也把“滾球法”強制作為計算避雷針保護范圍的方法。在避雷針的頂端,形成局部電場集中的空間,以影響雷電先導放電的發展方向,引導雷電向避雷針放電,再通過接地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將雷電流引入大地,從而使被保護物體免遭雷擊。
云南防雷工程哪家好,防雷設計,防雷檢測哪家,云南超越電氣工程有限公司,我公司承接防雷接地施工,避雷保護設計,建筑防雷設施安裝,歡迎來電咨詢!
對于廣大的雷電防護行業的技術人員,按照GB50057給出的方法,可以用手工的方式對一些簡單的情況進行計算,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遠比規范上列出的案例復雜得多的現場情況,比如:多支不等高的且不以規則方式布置的接閃桿、不等高的接閃線、接閃桿和接閃線的聯合的保護范圍,對這些復雜情況的計算,以手工方式是根本無法進行的,GB50057也沒有給出具體的計算方法。這個問題是雷電防護行業中一個經常會遇到的技術難題。由于這類瓦飾高于建筑物之上,即使是猛烈地落雷,也通常只是擊毀瓦飾而保留建筑物主體。
避雷針在較初發明與推廣應用時,教會曾把它視為不祥之物,說是裝上了富蘭克林的這種東西,不但不能避雷,反而會引起上帝的震怒而遭到雷擊,但是,在費城等地,拒絕安置避雷針的一些高大教堂在大雷雨中相繼遭受雷擊。而比教堂更高的建筑物由于已裝上避雷針,在大雷雨中卻安然無恙。由于避雷針已在費城等地初顯神威,它立即傳到北美各地,隨后又傳入歐洲后來才進入亞洲。正因為這個原因,也有人建議將避雷針改名為引雷針,但總的來說,還是接閃桿這個名稱較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