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版分類
CTP版相對于PS版來說,CTP版材的種類和品種更多,現在CTP市場上,銷量較大的3種CTP技術分別是銀鹽、熱敏和紫激光,利用這些技術生產的印版為銀鹽版、熱敏版和光聚合版,而其他還有CTcP以及噴涂蒙版型等版材。
1、銀鹽版
CTP技術應用初期主要應用光敏技術,即通過激光掃描使版材上的感光材料曝光而達到計算機直接制版的目的。當時光敏版材雖體系不同,感光機理也不盡相同,但感光材料都是銀鹵化物。所以,這代CTP可以統稱為銀鹽版。銀鹽版一大優勢是感光速度快。到了九十年代,設備制造廠商與印刷廠商密切配合,加速了這項技術的研究開發步伐,并在此期間達到了成熟和工業化應用的程度。迄今為止,銀鹽版仍是感光速度快的版材,無論是熱敏版材還是紫激光聚合版材,在速度方面都比不上銀鹽版。
CTP制版常見問題
不上墨是指開機印刷時,印版圖文區不親墨或上墨不均勻,如圖所示。導致印版不上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版材或藥i水本身質量有問題;顯影過度,印版涂層損失嚴重;保護膠涂得太厚,需要長時間靠水輥或需潔版液擦版。
(2)印刷機水大;油墨黏度太大,導致脫墨或供墨不暢;紙張掉粉、拉毛嚴重;潤版液與印版不匹配或水箱中的水配比不合適。
(3)印版涂層已發生磨損或腐蝕,不能很好著墨,需要更換新版。
早期的電池包采用傳統的 MTP 技術,需要依次完成電芯→模組→電池包→車身的集成。整 車要想在有限的底盤空間盡可能裝載電量,提高體積利用率,需要考慮每個集成步驟標準 化的可行性,大眾推行模組的標準化。大眾的個標準是 355 模組,其中 355 代表了電池模組的毫米長度。隨著對續航里程需求的提升,能夠提高空間利用率的 390、590 模組被提出。迄今為止,銀鹽版仍是感光速度快的版材,無論是熱敏版材還是紫激光聚合版材,在速度方面都比不上銀鹽版。單個電池模組的體積不斷增大,帶動了 CTP 方案的出現。
在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制定的標準(VDA)中定義了方形電池、圓柱電池以及軟包電池對應不同類型電動車的尺寸要求,車型包括 HEV(混合動力)、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以 及 EV(純電動車)。這就是通常所稱的 VDA 電芯,在此基礎上開發的標準化模組稱為 VDA 模組。目前在歐洲車廠還是以模組設計作為方案,國內主流動力電池為方形電池,常見的VDA 模組有 355、390、590 模組等。 動力電池 1.0 時代采用 VDA 標準化模組,電池包開發簡單,1.0 時代標準化模組結構性強, 模組通用性強,售后維修方便。從印版在鼓上的固定方式方面,可分為:全吸附式和中間吸附,首尾用卡夾固定兩種。但 VDA 標準化模組受限于模塊化的電量和電壓平臺,無法 隨意進行電量和電壓配組,且零部件多,模組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