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環保要求日益嚴苛的形勢下,傳統水產養殖場的養殖尾水直排直放、排放不達標等問題已經成為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水產養殖尾水主要包括:殘餌和代謝排泄物等,既有可溶性物質,也有固體物和懸浮物,有些物質的積累會對養殖魚類產生生理影響和毒性作用。
因此,從水體中去除或轉化這些養殖廢棄物,保持水體的水質質量,對水產品的健康、生長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l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推出了一種水產養殖尾水生態治理模式,該系統能對水產養殖池中的水完成增氧、分離、過濾、脫氣、消毒、脫氮等處理,處理后的水可以作為回用水,也能達到排放標準直接排入自然水體,有效的解決水產養殖的尾水處理問題。
常規魚池塘養殖尾水處理
常規魚池塘養殖尾水處理設施總面積不小于養殖總面積的 6%。標準處理工藝由排水渠管道、沉淀池、過濾壩、氧化曝氣池、生態凈化池、外部河道、養殖池塘組成。
排水渠道可種植適量水處理能力較強的水生生物進行水質初步凈化;zui終將初步處理的養殖水匯集至沉淀池。
沉淀池的功能主要用于水體中懸浮物、排泄物、殘渣等物質的去除。養殖尾水進入沉淀池后,須滯留一定時間,使水體中懸浮物沉淀至池底。
工廠化養殖的自動監測與控制自動監測和控制系統是封閉循環式工廠化水產養殖的保證條件。由于養殖密度大,水質變化快,水質控制不好容易引起事故的發生,造成生產損失。自動監測和控制參數主要包括水位、水溫、溶解氧、濁度、鹽度、pH、電導率、氨氮和硝l酸鹽等,通過監測和控制這些參數,把水質控制在養殖要求的范圍內。所以就目前漁業發展來看,工廠化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的成本相對較高。
漁業養殖廢水處理設備和漁業屠宰廢水處理設備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差異。這兩種類型的設備主要用于處理漁業養殖和屠宰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養殖廢水處理設備通常包括物理處理單元、生物處理單元和化學處理單元。物理處理單元用于去除懸浮物和固體顆粒,在此過程中可以采用篩網、沉淀池等設備。生物處理單元采用生物反應器或植物池等方法,通過微生物降解有機物質來達到廢水的處理效果。化學處理單元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的營養物質和重金屬等。
淡水養殖尾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