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控制回填土含水量在含水量范圍內,如低于含水量,可鉆孔或灑水浸滲。大的強夯場地需要有的測量設備和人員調配,不然很容易亂。監理工程師監督施工單位分段進行施工,從邊緣夯向中央,從一邊向另一邊進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機整平場地,放線定位即可接著進行下一遍夯擊。強夯法的加固順序是:先深后淺,即先加固深層土,再加固中層土,后加固表層土。場地平整。強夯地基前要用推土機預壓二遍,場地平整后,測量場地高程,檢查場地周圍的排水溝是否做好,夯點布置是否符合測量放線確。如果地下水位較高,應在表面鋪0.5—2.0m中(粗)砂或砂石墊層,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以防設備下陷和消散強夯產生的孔隙水壓。
來對其外表進行放線,畢竟判別出開挖的方向和長度,畢竟在基礎設施完全的基礎上,來對其外表地基進行強夯處理。在此咱們需留心的是,在強夯處理過程中,咱們首要應當以地基外表的土層質地進行判別,然后進步施工中的準確性。
強夯地基施工現場環境控制詳解 環境要素夯實進程中,強夯施工隊產生的振動及噪聲。
該工程實驗段處理面積為4000m2.強夯施工隊工期為10d,抵達400m2/d的速度,比分層碾壓200m2/d提高了一倍。強夯法施工,不需求耗費水泥、鋼筋等資料,大大節省了出資,在經濟上是合理的,國內外強夯技術發展迅速,運用廣泛。
每班現場操作人員應對施工中產生的各項環境要素進行監測。
施工期間每天日間進行噪聲的檢測噪聲排放不得逾越85dB;
每天應由現場環境管理員選用目測的辦法監測一次揚塵,1級風揚塵控制在0.3--0.4m,2級風揚塵控制在0.5~0.6m,3級風揚塵控制在1m以下,4級風要停止作業。
施工進程環境控制,因為強夯法產生較大的噪聲及振動。在市區施工時,不宜選用,并應制定計劃,使在強夯施工時,對環境的影響盡量減少。加固土層厚、土質差、透水性弱、含水量高的黏性土,夯點間隔宜大;加固土層薄、透水性強、含水量低的砂質土,間隔宜減小。夯擊點安置應經過合理規劃,并進行試驗,以使充分利用夯擊能,充分利用能源。強夯后,基坑應及時修整,澆筑混凝土墊層關閉,避免雨水浸泡強夯后的地基。下降夯擊效果,浪費資源。強夯施工應安排在日間進行,夜間制止施工。夯擊后,場地平坦要求詳見土方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