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行調度。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運行時,其接收調控中心下達的功率因數和電指令,調整各個無功補償設備或光伏發電逆變器的無功出力,使公共連接點處的功率因數和電壓滿足調度要求。
2)計量計費。公司廠區現有計量點設在3號變電站及4號變電站出線開關處,考慮到分布式光伏電量可能倒送至10kV電網的情況,現有計量裝置采用的是雙向計量表計。
在分布式光伏主控站將光伏電量信息傳送到該公司所在城市電力調度機構,便于其掌握分布式光伏所發電量信息及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維護情況。
)電能質量。在關口計量點放置電能質量監測點,監測諧波、電壓偏差等信息,考慮使用的電能計量表具備電能質量在線監測功能,可監測三相不平衡電流。
1) IEEE929-2000《光伏系統電網接口推薦標準》。該標準修訂于2000年,標準根據系統容量定義了小型(10kW以下)、中型(10kW~500kW)及大型(500kW以上)光伏系統,更詳細地對各項并網技術指標進行了規定。標準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電能質量和安全保護。其中針對小型及中型光伏系統(適用于家用系統),規定其應使用滿足UL1741-2005標準的逆變器,保證逆器滿足電壓、頻率跳閘設定時間要求,并且具備防孤島保護功能。
2) IEEE1547《分布式電源接入電力系統標準》。該標準由美準協調會(SCC21)于2003年制定,包含了分布式發電系統并網的基本要求。標準功率小于于等等于110MVA的分布式電源接入電力系統。標準對分布式電源并網技術進行了規定,主要包含:通用要求、地區電力系統不正常應對措施、電能質量及孤島效應。標準還對分布式電源并網的測試內容進行規定,主要包括:電能質量、防孤島效應、電壓頻率波動、常規性能測試以及設計保護測試等。此外,標準還提供了分布式電源與電力系統互聯的標準,針對性能、操作、測試、安全性提出相關要求,以及互聯系統的維護。
1)操作前,調度員要充分考慮到配電網的運行方式和其他分布式發電設備的影響,并提前通知各有關單位。
2)對系統有影響的操作或對受令單位運行方式有影響的操作,應作事故預想。
3)調度操作命令票,由副值調度員填寫,正值調度員審核。填寫和審核操作命令票,應對照GIS系統或地理接線圖,符合現場實際情況。
4)線路檢修需要站端做安全措施時,,由調度員負責,操作人員按調度命令裝拆。
5)配電網開關、線路檢修需要停電時,必須辦理線路工作票。
6)含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時,需遵循停電時光伏發電系統先斷開,恢復供電時光伏發電系統后并網的順序。
如果配電線路裝設有自動重合閘裝置,則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容易受到故障后非同期合閘的沖擊電流的不良影響,因此,IEEEStandard1547標準要求:①如果故障發生在分布式光伏所在的饋線,則分布式光伏應當停止向配電網供電;②在分布式光伏所在饋線的自動重合閘動作前,分布式光伏必須跳離配電網。
我國配電網的保護運行方式為設定主饋線斷路器采用電流速斷和定時限過電流保護,支線采用高壓熔絲保護,并配置重合閘加速裝置。以某省為例,其配電網中采用了通用的線路保護與重合閘運行方式,即在重要變電站出線中加裝前加速保護,部分重要負荷應用了后加速保護裝置。
(1)對兩段式保護及重合閘前加速的影響。
設電流速斷保護按保護整條配電線路瞬時跳閘方式進行整定,定時限過電流保護按線路負荷電流進行整定,重合閘為前加速一次重合方式。當線路任意位置發生故障時,電流速斷保護瞬時切除故障,然后由重合閘合閘恢復供電。若重合到性故障,則由線路保護有選擇地再次性地斷開故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