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工博會可以看出,從目前AI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來看,應用的也是落地的,毫無疑問是機器視覺相關的各種解決方案。日立公司的展臺技術人員給記者演示了其“現場作業支援系列解決方案”,其核心也是機器視覺。在過去,工人進行各種安裝操作是采用紙質的作業指導系統,不僅浪費耗材、容易出錯,而且無法監督作業進度,無法進行事后分析等。有了基于機器視覺的可視化作業系統,利用AI,可以進行數字化現場作業指導,從作業動作中自動識別出錯誤并進行糾正,提升良品率。
工博會上工業品有了互通的“語言”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正在重塑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應用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次工博會上,我們不僅看到大量的工業制造業企業,也看到大量的信息產業企業,工博會還專門設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展館”。在眾多企業中,互聯網巨頭的一舉一動格外引人注目。
在這屆工博會上,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憑借平臺優勢,助力工業企業的上下游“互聯”。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需要相互認同的“語言”,工業領域同樣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共同認同的數據互聯標準,需要打通產業鏈的“話語體系”。工業品品類繁多、規格參數復雜,而描述工業品的“工業數據”卻缺乏標準,即使是同樣的產品,產業上中下游的描述也不盡相同。所以,京東希望解決工業品互通的“語言”問題。
工博會除了熟悉的大型集團企業在會上發布新品,展會中還有不少“后起之秀”,雪浪云就是其中一家。這家成立于2018年的公司,主要為工廠搭建5G工廠大腦,今年是他們參加工博會展示。
“我們是一個100多人左右的團隊,60%是原阿里云的數據工程師,20%是院校的院士、,還有20%來自傳統制造業。”雪浪云市場部劉凱說。據介紹,這支多元化的團對所打造的“5G工廠大腦”已經運用到了中國商飛的工廠中。“管理層面,5G大腦能進行數據清洗、應用處理、深度分析。同時,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比如,在商飛的項目中,我們讓整個裝備效率提升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