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阿木
音樂江湖,再起風波。“獨家”秘籍被封,在線音樂下半場風云再起。
2021年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中國音樂集團股權一案發布公告:因交易“應報未報”對騰訊處以50萬元罰款,同時附加一定條件,對原有音樂版權授權模式進行調整,規定與獨立音樂人的獨家合作期限不得超過三年,與新歌首發的獨家合作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另外,針對五年前騰訊收購中國音樂集團,合并成立騰訊音樂集團,這一行為也 被定性為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這也成為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對該行為采取必要措施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第一起案件。
曾經以龐大版權數據優勢占據市場的騰訊音樂,不得不面臨新的不確定性;被不斷哄抬的音樂版權費用,在一紙責令后停止“內卷”;這場由上而下的音樂版權改革,最終又將帶領在線音樂平臺去向何方呢?
反壟斷 分版權
在線音樂開啟“一曲多星”
在公開處罰后不久,騰訊便回應,將壓實責任,與騰訊音樂等關聯公司在規定時限內制定整改措施方案,按照處罰決定要求全面不折不扣地完成,確保整改到位。
網易云音樂同樣發布公告,承諾將積極履行平臺責任,依法合規經營,堅決不與上游版權方簽訂網絡音樂獨家版權協議,抵制哄抬版權價格行為,全力維護網絡音樂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展開全文除了對于行業兩大巨頭產生影響,針對這一處罰決議,引發全網針對在線音樂平臺的集中吐槽,主要集中在三大塊:
其一,不同播放器的切換。對于單純聽歌的用戶來說,無論是騰訊音樂旗下產品,還是網易云音樂,不過是一個歌曲播放器。但是由于受到獨家版權的影響,前者擁有的版權后者沒有,后者擁有的版權前者沒有,而聽眾往往在喜歡歌曲方面皆有涉及,于是便給用戶造成困擾,需要在兩個平臺甚至多個平臺之間不停切換。
在處罰決議中,不得與上游版權方達成或變相達成獨家版權協議或其他排他性協議,已經達成的,須在本決定發布之日起三十日內解除,也就是說,在不同播放器中間來回切換這個長久以來的弊病有可能在本次處罰后的得到解決。
其二,音樂的會員模式遇到挑戰。由于騰訊音樂、網易云各自擁有獨家音樂版權,成為其在內容付費領域的重要支撐。雖然用戶對于內容付費達成普遍共識,但是在細節方面還有待完善,平臺中部分音樂版權長期僅可在付費狀態下收聽,一旦用戶會員到期,此前下載的付費內容同樣無法收聽。
在調整前,有且僅有一家擁有獨家版權,價格自然水漲船高,這是“賣家市場”;在調整后,多個平臺可供用戶選擇,價格應該進入良性競爭,這是“買家市場”。并且決議中規定,要依據用戶付費情況等因素向版權方報價,或許可能會促進音樂版權費用有所克制。
其三,網易云音樂的版權短板。長期以來,在版權競爭中占據劣勢的網易云音樂,因為音樂版權問題丟失大量用戶,由于平臺內部不可播放的歌曲顯示為灰色,也被網友戲謔地稱其為“灰色歌單”。
通過這次的決議,網易云音樂可以與更多上游版權方達成合作協議。近兩年來,網易云音樂已經先后與華納、環球、索尼等唱片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并且根據網絡消息,在去年3月時,網易云音樂更是獲得了滾石唱片的獨家授權,但是后來網易云音樂又將其版權轉授于QQ音樂,達成共享資源。
而這樣的合作模式在未來也將會越來越多,國內在線音樂平臺或將因為這一紙通告,從“一曲一星”切換成“一曲多星”模式。
不獨家 非共享
短視頻音樂的“發展機遇”
雖然這次的反壟斷可以促進音樂市場的良性競爭,但是對于決議中的“不獨家”并不代表“共享”,不同的音樂版權方可以與多家音樂平臺進行簽約,各家音樂平臺依舊存在競爭版權。
這一決議也并不是僅針對騰訊音樂,而是對行業各大平臺都有效,凡是擁有獨家音樂版權的平臺,或許都會拿出來,與各平臺分權。這樣一來,除了雙方相互授權之外,雙方還可以選擇與其他平臺合作。
咪咕音樂、千千音樂等平臺皆有發展紅利。咪咕音樂在其母公司中國移動的庇護下,坐享8億多潛在用戶,同時,站在5G的風口上,開通了5G視頻彩鈴等服務;曾作為電腦標配的聽歌軟件千千靜聽,被百度收購后,變身為“千千音樂”,對其能否音樂復興也保有一絲期待。
最令人可惜的是,在今年年初剛剛關停的蝦米音樂,可能就白白犧牲了。當然,如果音樂市場整體利好的話,也不排除有再次復活的可能性。
整個音樂市場最大的入局者或將是短視頻音樂平臺。伴隨著短視頻的火熱,為音樂平臺引流無數,而短視頻平臺也屢屢表現出進軍在線音樂的意圖。
一邊,抖音從去年開始就躍躍欲試,在平臺內測后上線“聽全曲”和“K歌”功能,在站內打造音樂播放器,放大音樂屬性,并且先后與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兩大平臺都達成了音樂轉授權合作。
在今年4月份,字節跳動宣布成立音樂事業部,同時,在海外推出了音樂產品Resso,這次國內的反壟斷風波之后,不排除字節跳動會轉戰國內市場。
另一邊,快手在2018年便成立了獨立音樂部門,經過了三年時間的發展,在版權音樂方面形成了一定的體系,陸陸續續已經與超過400家的音樂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包括周杰倫的杰威爾等知名音樂公司等。
在今年3月份時,快手在北京舉辦了2021音樂版權生態大會,發布了短視頻行業里的首個版權結算規則,也正式打響了短視頻音樂版權規范化的第一槍。
在音樂版權放開競爭權限后,或將迎來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繁榮,短視頻音樂在一眾平臺內,最具有發展潛力,不排除成為最大贏家。
拼原創 重運營
音樂社區成為“新派秘籍”
早在2015年時,國家版權局要求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由此而拉開了國內音樂平臺的版權拉鋸戰。
2017年,國家版權局約談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阿里音樂等多家公司負責人,主張購買音樂版權應當遵循公平合理原則、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不得哄抬價格、惡性競價,避免采購獨家版權。
到2018年,在國家版權局推動下,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就網絡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相互授權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
音樂市場大部分版權開放的情況下,各家平臺也在做差異化生存。
以網易云音樂為例,一方面,重視用戶運營,在音樂社區云村的建設上頗有成就,依靠著評論、治愈、年度回顧等,連續打造了多個現象級的刷屏事件。
另一方面,大力邀請原創音樂人入駐,截至2020年,網易云音樂入駐音樂人超23萬。一批新生代的獨立音樂人,如房東的貓、顏人中等,通過這一平臺走向了大眾。
在這次決議之后,對于騰訊音樂放開大量獨家音樂版權之后,文娛君預測,網易云音樂同樣拿出獨家版權進行資源置換,但是由于比重不對等,更多可能還是以轉授權方式達成合作。當前已簽訂獨家合作協議的版權方,或由某一家平臺分銷于各大平臺。
在同一起跑線之后,由于用戶養成了收聽習慣,可能依舊保持了騰訊音樂短期內的高月活量,但同時,網易云音樂的會員用戶付費規模將會出現大量提升。為了占據更為廣闊的市場,雙方可能將精力扎根原創音樂和社區運營,原本在版權上的“內卷”,轉移到了在社區上的“內卷”。
編輯 |董興生
每經影視獲邀,已強勢入駐網易號、搜狐賬號、頭條號、企鵝號、百家號、一點號等平臺
|每經影視 meijingyingshi 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