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定調了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方向,就一線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易會滿在出席2021年第60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會員大會暨年會時表示,面對疫情沖擊和影響,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步伐沒有放緩,反而進一步加快,將研究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相關舉措,并和市場探討新情況下交易所面臨的四大問題。
來看關鍵表述:
1、研究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相關舉措,包括繼續拓寬滬深港通標的范圍,拓展和優化滬倫通制度,擴大商品和金融期貨國際化品種供給,推動建立境外從業人員資質認證機制。
2、各國各地區的監管機構需共同推動解決合作中面臨的各種難題。中國證監會將堅持相互尊重、有效溝通、互利共贏的原則,在中概股監管、跨境審計監管與執法合作等領域,同相關方開展務實合作。
3、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也都是資本市場比較發達的區域,承擔著匯集全球資金、配置全球資源的樞紐功能,理應為全球投資者服務,為跨境投融資提供便利,不應成為所在地政府打壓制裁他國的平臺和工具。
4、交易所傳統的管理和運營模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 強化自身能力建設,在基礎制度完善、金融風險防控和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積極尋求應對之策。
5、技術進步在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便利投資者參與的同時,也增加了一些跨境跨市場跨產品的風險隱患,目前自律監管的科技化水平是否足以適應和應對?
6、投資者的行為模式和市場影響跟過去已經大不相同。交易所對此是否有足夠的認知?
7、部分境外市場通過SPAC模式的上市融資活動大幅增加,還出現了直接上市等新型上市方式,這對傳統的IPO模式形成了顛覆性挑戰。
8、在成熟市場,量化交易、高頻交易比較普遍,在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定價效率的同時,也容易引發交易趨同、波動加劇、有違市場公平等問題。
展開全文9、最近幾年,中國市場的量化交易發展較快。交易所對入市資金結構和新型交易工具怎么看?
10、真誠希望與各國各地區的交易所、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與互鑒互信,為共同戰勝疫情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警惕資金空轉泡沫化,防止脫實向虛風險累積
易會滿表示,全球資本市場經受住了疫情的沖擊,展現出強大韌性,迅速恢復正常功能。
一方面,主要經濟體股市表現良好,對穩定信心和改善預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球主要市場在經歷了去年初的劇烈震蕩后,都恢復并保持良好的運行態勢,主要股指基本恢復或超過了疫情前水平。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本身就是對經濟恢復增長的重大貢獻。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基礎功能有效發揮,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恢復發展。各國各地區監管機構紛紛采取積極措施,加強制度工具創新,助力強化融資服務。2020年全球主要資本市場融資規模總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加快恢復創造了良好條件。
易會滿指出,當前疫情演變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復蘇不穩定不平衡,要繼續擔負起資本市場的使命責任,進一步強化市場功能發揮,堅持依靠實體、服務實體,推動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良性循環,同時要警惕資金空轉泡沫化,防止脫實向虛風險累積。面對疫情、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供應鏈受阻等多重考驗,中小企業處于比較艱難的階段,支持好、發展好中小企業是當前全球經濟恢復發展的重要課題。將加快構建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全鏈條制度體系。
研究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相關舉措
易會滿表示,當今世界的資本市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和投資者都是國際化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應當摒棄零和博弈的思維。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也都是資本市場比較發達的區域,承擔著匯集全球資金、配置全球資源的樞紐功能,理應為全球投資者服務,為跨境投融資提供便利,不應成為所在地政府打壓制裁他國的平臺和工具。
易會滿指出,資本市場的制度型雙向開放是中國堅定不移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中國證監會正按照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統一部署,研究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相關舉措。
具體來看,包括繼續拓寬滬深港通標的范圍,拓展和優化滬倫通制度,擴大商品和金融期貨國際化品種供給,推動建立境外從業人員資質認證機制等等,為境外機構和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提供更加公平、高效和便利的服務。在當前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各國各地區的監管機構需要更加擔當,秉持市場化原則,發揮專業精神,共同推動解決合作中面臨的各種難題。我們將堅持相互尊重、有效溝通、互利共贏的原則,在中概股監管、跨境審計監管與執法合作等領域,同相關方開展務實合作,爭取更大的進展和積極成果。
交易所面臨新挑戰,提出四方面問題
易會滿表示,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金融創新的迅猛發展,再疊加疫情沖擊,資本市場的運行模式和行業生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交易所發展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風險隱患增多。交易所傳統的管理和運營模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我們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加強對關乎資本市場長遠可持續發展的一些戰略性基礎性問題的研究,強化自身能力建設,在基礎制度完善、金融風險防控和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積極尋求應對之策。
易會滿提出了四方面問題進行探討:
一是一線監管的數字化智能化問題。技術進步在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便利投資者參與的同時,也增加了一些跨境跨市場跨產品的風險隱患,違法違規行為也呈現更加隱蔽、更加復雜、更加智能化等特征。這需要交易所深入思考目前自律監管的科技化水平是否足以適應和應對?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
二是社交平臺發展帶來的投資者行為變化問題。前段時間,“散戶運動”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在互聯網技術創新、自媒體傳播、做空機制缺陷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投資者的行為模式和市場影響跟過去已經大不相同。交易所對此是否有足夠的認知?又是否有有效的手段?
三是發行上市模式創新的問題。近兩年,部分境外市場通過SPAC模式的上市融資活動大幅增加,還出現了直接上市等新型上市方式,這對傳統的IPO模式形成了顛覆性挑戰。有觀點認為,這本質上是一種IPO虛擬化和“脫媒”的現象,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等方面都引發了不少新問題。證監會持續在關注,是否在每個市場都具備條件呢?這需要我們進一步跟蹤和研究。
四是新型交易方式的監管問題。在成熟市場,量化交易、高頻交易比較普遍,在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定價效率的同時,也容易引發交易趨同、波動加劇、有違市場公平等問題。最近幾年,中國市場的量化交易發展較快。交易所對入市資金結構和新型交易工具怎么看?
易會滿表示,真誠希望與各國各地區的交易所、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與互鑒互信,為共同戰勝疫情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編:戰術恒
百萬用戶都在看
太震撼!44萬億資金激烈"搏殺",誰在支撐A股持續爆量?四大推手"曝光",量化、杠桿、炒房…都來了
重磅!證監會副主席最新發聲,證券業發展方向明確!提升投行全鏈條業務能力和質量…八大要點來了
太分裂!芯片巨頭集體暴跌,兩則消息招來空襲?煤飛色舞狂風起,更有品種創10年新高,還能嗨多久?
A股開啟新戰場?新冠"特效藥"突然現身,預期變了?國字號暴漲2800億,3.65萬億刺激正趕來
重磅!中央剛剛放大招,力推粵澳合作區,下一個深圳?上升省級管理,企業按15%征稅,來看十大超預期
北交所點燃創投概念!最牛"黑馬"一度20cm漲停,多股卻沖高回落,影響有多大?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