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為便于廣大投資者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2021年半年度業績和經營情況,公司于2021年9月9日(星期四)下午15:00一16:0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e互動”平臺(http://sns.sseinfo.com)“上證e訪談”欄目召開了公司2021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與投資者就上述事項進行網絡互動交流和溝通,在信息披露允許的范圍內對投資者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答和說明。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本次說明會召開情況
公司已于2021年9月4日通過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體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www.sse.com.cn)披露了《中國船舶關于召開2021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的公告》(臨2021-040)。2021年9月9日,公司董事總經理季峻先生、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陶健先生、總會計師陳瓊女士出席了本次業績說明會,針對公司2021年半年度業績和經營情況與投資者進行了交流和溝通,并就投資者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復。
二、本次說明會投資者提出的主要問題及公司回復情況
1.投資者提問:(1)(做好碳達峰、碳中和)請問貴司在零碳船舶方向的投入研發情況以及船舶新燃料發展的規劃和貴司是否有新能源船舶的發售訂單(或者說是否有替代傳統燃料的船舶發售)?(2)上游原材料的漲價,貴司在控制成本方面的舉措?(3)人才是一個公司發展的基石,貴司在培養船舶人才方向和應對招工難方向的計劃
回復:感謝您的關注!
(1)長期以來,公司高度重視低碳排放船舶及船舶主機研究開發,秉承“高質量發展”戰略,不斷推出一系列大型綠色環保船型和船機新產品。公司大股東早年已收購國際知名柴油機公司WinGD,公司所屬企業滬東重機已研發多型雙燃料柴油機,同時公司所屬造船企業也已推出多型自主研發的雙燃料集裝箱船等低碳船型,承接量持續向好。
(2)公司與上游鋼企一直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將持續通過集中采購制度、與客戶協商調整銷售價格及收款進度等手段控制和緩解船板價格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強化成本意識,抓好全面預算和成本工程工作,密切關注原材料價格走勢,應對原材料市場變化風險。
(3)公司始終重視對人才培養的建設。根據企業未來發展需要,從提升公司管理角度出發,大力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組織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建立“一專多能”的復合崗位制度。同時在用好公司現有人才的基礎上,加強新人的培養力度和市場人才引進力度,做好人才儲備。此外,發揮國有上市公司優勢,在滿足人工成本中預算可控的前提下,采用多種方式開展員工激勵,對標市場同類人員收入水平。
2.投資者提問:外高橋造船和江南造船分別正在研發氨燃料船型,請問中國船舶在新能源船的領域還做了哪些準備?除了氨燃料會選擇什么樣的技術路線?中船動力集團是否有研發氨燃料發動機的計劃?中國船舶在新能源船舶領域有多少接單?
回復:有關內容見以上問題回復。公司相關企業目前正在積極探索研究氨燃料發動機及運輸船型,公司將繼續加大新能源船的科研投入和技術研發,根據市場需求加大對新能源船舶及主機的研究與布局。
展開全文3.投資者提問:能介紹一下今年預定造船的訂單情況和預付款分期支付詳情?
回復:年初以來,集裝箱船運輸市場持續改善,大型集裝箱船訂單陸續釋放。上半年,造船業務,承接民品船舶訂單93艘/964.44萬載重噸,占全國上半年承接總量的25.22%;修船業務,承接修船訂單190艘,訂單金額11.60億元;動力業務,承接柴油機272臺/320.74萬馬力;應用產業,中船澄西實現風塔接單223套,合同金額8.93億元;中船動力集團及廣船國際承接其他機電設備訂單合同金額8.35億元;海洋工程產業,外高橋造船承接1艘34萬載重噸的FPSO船。至6月底,公司累計手持訂單為:民品造船訂單215艘/2003.27萬載重噸,修船訂單118艘/12.56億元,柴油機訂單641臺/626.20萬馬力,海工裝備訂單2艘/68萬載重噸。
新接訂單預付款分期支付方式將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在合同上作出約定。
4.投資者提問:有幾個問題請教一下中國船舶領導,希望可以得到解答!第一,中報中公司研發支出較去年增加較多,備注原因為研究郵輪開支,請問公司郵輪產品是否成熟或開發進度如何。第二,請問公司對于氨燃料與氫燃料的布局現在進行的怎么樣了,是否有成熟的技術與產品,研究進程怎么樣了?第三,半年報中存貨--原材料余額較年初600余億減少至400余億,在公司接單密集的上半年庫存原材料不增反減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考慮到鋼材漲價原因等。
回復:
(1)郵輪產品研發制造按計劃穩步推進,目前首艘實船處于塢內連續搭載階段。
(2)您關心的第二個問題,我們上面已作回復。
(3)澄清一下,您的數據應為60億至40億,差額為20億,原因為上半年公司所屬企業密集開工,總體在正常變動范圍內。
5.投資者提問:請問季總,公司目前干散貨船的訂單怎么樣?目前船價怎么樣?
回復:上半年以來,公司干散貨船訂單量價都有增長。
6.投資者提問:請問季總,公司高管是否有股權激勵?
回復: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將按照國有企業改革精神,積極探索推進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員工積極性,提升公司未來價值。截至目前,無相關應披露未披露信息。
7.投資者提問:能否介紹一下LNG等高附加值船舶的接單情況,有報道說今年全球成交38艘LNG船,中國只有1艘,不知是否屬實,造成兩國差距這么大的原因有哪些?
回復:至目前,本公司并無LNG船舶制造業務。
8.投資者提問:各位領導好,問題如下:(1)公司目前業務規模中民船和軍船的收入占比和毛利情況是怎樣的?(2)公司今年承接民船和軍船訂單量較去年的增長量分別是如何?(3)應對當前的鋼鐵漲價,公司是否有具體的應對措施,成本要素是否可以向下游傳導?(4)公司未來的營收增長計劃和預期是什么?
回復:
(1)有關軍民船舶比例情況公司無應披露未披露信息。
(2)民船訂單方面問題,我們已在上面做了回復。
(3)有關原材料價格應對措施我們在上面已作回復。
(4)根據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公司2021年經營目標為全年完成營業收入547.06億元。
9.投資者提問:中國船舶的領導們你們好。我想了解一下船訂單的收款確認今年是一個什么樣的比例?若分階段收款,收款價能否根據原材料的波動商議?還有就是公司是否有打算或已購買期貨對沖原材料波動的影響。謝謝!
回復:第一、二問題已作回復;有關期貨對沖原材料波動,目前國內期貨交易市場并無相應品種。
10.投資者提問:請問7月8月新簽訂單如何
回復:7月8月的訂單總體延續上半年的持續活躍態勢。
11.投資者提問:現在能達到滿產狀態嗎? 訂單要排到多久? 公司有沒有擴產的愿望?
回復:至6月底公司累計手持訂單為:民品造船訂單215艘/2003.27萬載重噸,修船訂單118艘/12.56億元,柴油機訂單641臺/626.20萬馬力,海工裝備訂單2艘/68萬載重噸。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相對平穩,尚有一定提升空間。
12.投資者提問:公司是否有打算股份回購計劃
回復:截至目前,公司無相關應披露未披露信息。
13.投資者提問:新并表的中船動力集團下屬幾家公司?分表是哪幾家?
回復:中船動力集團下屬11家子公司,具體詳見公司《2021年半年度報告》報表合并范圍。謝謝!
14.投資者提問:請問領導,能否談談接下來,造船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計劃?
回復:長期以來,公司高度重視低碳排放船舶及船舶主機研究開發。公司大股東早年已收購國際知名柴油機公司WinGD,公司所屬企業滬東重機已研發多型雙燃料柴油機,有效減少了碳排放量。同時公司所屬造船企業也已推出多型自主研發的低碳船型,承接量持續向好。
公司將繼續加大碳排放科研投入和技術研發,加大對低碳排放船舶及主機的研究與布局。謝謝!
15.投資者提問:請問疫情對貴公司生產經營和利潤有何影響?
回復:上半年,公司管理層統籌疫情防控和經營生產。公司1-6月實現營業收入271.0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0%,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利潤總額2.2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具體來看,公司堅持疫情常態化防控,統籌協調資源,促進生產工作順利推進,規范加強生產管理各項工作,切實保障主營業務運行穩健良好。
16.投資者提問:在今年新船訂單持續向好的情況下,公司會在一定程度上挑選客戶訂單嗎,比如毛利高或者總價高的?謝謝
回復:公司及所屬企業在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經營承接計劃和訂單結構,落實計劃,加強管理,應對風險,打破疫情造成的交流壁壘,加大經營工作力度,提升承接質量。
17.投資者提問:請問一下一艘船大概多久造好?去年的訂單大概什么時候會完成?什么時候會開始建設今年的訂單?
回復:承接訂單根據合同約定日期排產交付。
散貨船一般船型從開工到交船大約10一12個月;集裝箱船一般船型從開工到交船大約12一14個月;原油輪一般船型從開工到交船大約10一12個月。
18.投資者提問:請問今年上半年客戶訂單中,有多少種類船只,這些船從下單到完成交付,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回復:主要是三大主流船型(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輪等液貨船),有關建造周期詳見上面回復。謝謝!
19.投資者提問:若造船市場船價持續上漲,公司在手訂單是否也會獲得額外收益?還是繼續按照合同價格交付?
回復:根據行業慣例,公司將按照合同價格交付。
20.投資者提問:船塢不夠用是否有到海外租用或購買船塢的計劃,可通過定向增發或發行可轉債籌集資金。另外請問滬東造船廠是不是有計劃注入上市公司?
回復:感謝您的建議,目前無相關應披露未披露信息。
21.投資者提問:6月23-25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參加了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LNG&GAS峰會暨上海國際液化天然氣(LNG)技術裝備展覽會。2020年報披露,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所占公司利潤的比例為93.24%。公司無LNG船舶制造業務,上述事項涉及的業務具體指哪些,今年的業務情況怎樣?謝謝,不當之處請指正。
回復:需要澄清一下,您所指的江南造船的產品是VLGC(即大型液化氣船)。關于比例問題,請您在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里進一步核實相關數據,謝謝!
22.投資者提問:隨著美國經濟刺激基建計劃等拜登經濟政策推進,以及我國下半年開啟的額基建拉動經濟,明年油運市場可能會進入高景氣,請問公司打算怎樣補齊油船短板?
回復:感謝您的建議,公司在油輪業務上具有充分的市場競爭能力,將根據市場變化加強油輪等液貨船的持續深化拓展和轉型升級,謀劃策略,把握節奏。
23.投資者提問:江南造船廠提出“844”目標,是否可以理解為24000TEU集裝箱船可以達到16個月的造船周期了嗎?
回復:非常感謝,這是江南造船24000TEU集裝箱船建造目標,公司在船舶建造上咬定“保交船”不放松,發揮公司高質量保交船協調機制作用,強化計劃管控和工序前移雙落實,集中調動各項優勢資源,推進相關生產資源的平衡與優化,不斷縮短船臺、碼頭周期,確保關鍵節點按期實現。
24.投資者提問:請問兩船重組目前實施到了什么階段?2021年底是否有可能全面完成?
回復:有關兩船重組事宜,根據控股股東于5月17日出具的《關于提請豁免履行<關于進一步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步驟三的函》的內容表示“經各方共同努力,兩船聯合重組涉及到的在全球主要國家(地區)的反壟斷審查目前剛剛完成”。
目前,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正深入貫徹國務院批復的聯合重組方案精神,加快辦理兩船合并有關法律手續。涉及同業競爭問題,公司控股股東表示將積極在法律法規及相關監管規則允許的前提下,本著有利于上市公司發展和維護股東利益尤其是中小股東利益的原則,綜合運用多種方式穩妥推進中國船舶及控股股東下屬其他企業相關業務整合以徹底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并及時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25.投資者提問:請問季總,公司在海工市場有哪些主打產品,目前訂單情況如何,據分析明年將進入景氣周期,請問公司船塢不夠用怎么辦?
回復:公司海工主打產品主要是半潛式、自升式鉆井平臺、FPSO等產品。公司可統籌協調船塢等生產資源,按質保量交付產品。
26.投資者提問:請問近期簽訂的新船訂單,排期到多久以后開工?謝謝
回復:目前公司在手訂單較為飽滿,公司將根據合同約定時間,開工建造。
三、其他說明
關于本次業績說明會的全部具體內容,詳見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e互動”平臺(http://sns.sseinfo.com)“上證e訪談”欄目。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體為《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www.sse.com.cn)。非常感謝各位投資者參加公司本次投資者說明會!在此,公司對關注和支持公司發展并積極提出建議的投資者表示衷心感謝!
特此公告。
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202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