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聞網
你喜歡什么樣的火鍋?
作者:左雨晴
海底撈的漲價事件、呷哺呷哺的“宮變”風波、明星加盟店被爆衛生問題……今年的火鍋行業有著不小的話題度。而隨著餐飲業逐漸走出疫情影響,火鍋行業在競爭中又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擴張門店?明星加盟?究竟哪一種才是火鍋企業制勝的秘訣?
老牌火鍋店擴張的煩惱
近日,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相繼公布了2021年中期業績。
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了扭虧轉盈。但與2020年3.3次/天的翻臺率相比,2021年上半年的整體翻臺率只有3次/天,經營結果沒有達到管理層預期。
資料圖:海底撈火鍋。左宇坤 攝
呷哺呷哺也陷入了擴張的煩惱。上半年呷哺呷哺期內虧損大幅減至0.47億元,其2020年上半年虧損2.52億元。盡管虧損有所收窄,但呷哺呷哺仍然未能實現盈利。
呷哺呷哺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對此表示,集團旗下品牌呷哺呷哺部分門店存在嚴重的選址錯誤。此前,呷哺呷哺曾發布盈利預警,稱將關閉200家呷哺呷哺虧損門店。
無論是海底撈的“未達預期”,還是呷哺呷哺的“斷臂止血”,都顯示出了門店擴張中面臨盈利難的問題。
“新開門店過多,過快的擴張速度對管理人員的需求較大,但新店經理的管理經驗不足,會使門店很難實現盈利,同時門店服務水平的下滑也會導致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不及預期。”中研普華研究員張星表示。
明星火鍋店亦翻車
展開全文如今,明星扎堆開火鍋店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火鍋+明星”的加盟模式也帶紅了不少火鍋品牌,僅陳赫的賢合莊,如今就已有700多家加盟店。
然而,最近“明星火鍋店”在衛生問題上接連翻車,也引起了輿論關注。
如,鄭愷名下主打鮮貨火鍋的“火鳳祥”被爆售賣變質食材;陳赫的賢合莊有人曾吃出塑料;杜海濤、吳昕創立的火鍋品牌“辣斗辣”的部分門店存在衛生狀況不符合標準、蒼蠅飛舞、無經營許可證等問題。
資料圖:陳赫等人現身成都火鍋店“賢合莊鹵味火鍋”開業。主辦方供圖。
曝光、被查、致歉、整頓,在衛生問題面前,即使是明星光環也難以挽回消費者的好感。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中國社科院私營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蔣澤中表示,火鍋由于后廚加工等環節簡單,成本低、準入門檻也低,因此發展比較迅速。而明星品牌因有“流量”加持,本身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因而更易吸引加盟者。
“但不少加盟品牌由于急于擴大規模,因此在加盟過程中缺少監督,更易出現衛生等問題。”蔣澤中認為,加盟品牌應在授權時設立完善的標準和流程,加強對加盟店的監督和自查。
新銳品牌細分賽道產品為王?
隨著市場賽道的不斷細分,一些主打特色火鍋的品牌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如,喜歡“碰瓷”海底撈的巴奴毛肚火鍋。
最初,巴奴火鍋一味模仿海底撈,生意卻始終沒有起色。此后,其創始人杜中兵重新做品牌定位,對應海底撈的“服務”,提出了“產品主義”概念,認為“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
如今,巴奴已開了85家直營店,覆蓋北京、上海、南京、鄭州等20多個城市。在營銷上巴奴則是屢屢“碰瓷”海底撈。如,海底撈發文向消費者解釋因為沒找到符合標準的鮮鴨血,所以海底撈只賣熟鴨血時,巴奴立刻就發了一篇《巴奴為什么能賣鮮鴨血》,力圖展現自己與海底撈在產品上的差異。
重慶火鍋。截圖自中新視頻。
不過,在蔣澤中看來,如今火鍋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仍是趨同性。“即使是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其優勢在被同行效仿后,仍要面對這一問題。”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近年來火鍋餐廳的市場規模日益擴大,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218億元。
“火鍋企業的主要競爭力仍然來自于產品。”蔣澤中認為,消費者差異化的口味只有差異性的供應才能滿足。“目前火鍋企業應該深挖產品的底蘊,凸顯食材、佐料等不同地域的風味特點。”
你喜歡什么樣的火鍋?
編輯:趙曉倩
責編:程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