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元芯片“炒”到400元,三家汽車芯片經銷商被罰250萬元
楊德霖
2021-09-11 09:22:33
來源: 時代財經
上海鍥特、上海誠勝、深圳譽暢等3家芯片經銷企業大幅加價銷售汽車芯片被行政處罰。9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一則公告,稱三家汽車芯片經銷企業因為哄抬價格而被行政處罰。
據悉,本次被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處罰的三家汽車芯片經銷企業分別是上海鍥特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誠勝實業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合計被處250萬元人民幣罰款。
圖源/網絡
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汽車芯片案件答記者問》顯示,今年以來由于汽車芯片短缺,部分汽車芯片經銷企業出現惡意搶購短缺芯片,加價銷售情況。經查,上海鍥特、上海誠勝、深圳譽暢3家經銷企業利用我國汽車芯片供需失衡,在采購價格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大幅加價銷售汽車芯片。如進價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價銷售,漲幅達40倍。
上述企業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規定。9月7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對三家經銷企業哄抬汽車芯片價格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共處罰款250萬元。
據天眼查app顯示,上海鍥特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冊資本1000萬元;上海誠勝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200萬元;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冊資本1000萬,由湖北東峻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展開全文圖源/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今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行業處于動蕩,多個半導體生產集中地受到自然災害、疫情等環境因素影響,令全球芯片短缺加劇,汽車芯片供給嚴重不足。包括大眾、豐田、日產、福特等在內的全球多家車企,被迫停產或減產。
受此影響,自5月份以來,我國汽車產銷已經連續4個月下滑。今年8月,乘用車市場實現產銷149.7萬輛和155.2萬輛,同比下降11.9%和11.7%,呈現供需錯配的發展態勢。
其中,合資企業本田8月的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據悉,本田8月在中國的終端汽車銷量為 91694 輛,同比下降38.3%;此外,國內自主企業也受到重創,長城汽車8月曾向時代財經透露,此次馬來西亞疫情,預計將影響長城10萬產能,部分車型提車周期可能要達到4-5個月。
在芯片上游供應愈發不明朗的背景下,為減少“缺芯”帶來的供給不足影響,部分車企正在瘋狂加價搶購關鍵芯片。據報道,目前車聯網導航芯片的最新價格較去年上漲了5-7倍,在一些關鍵芯片上,價格甚至上漲了20倍。
在市場端價格居高不下的時候,芯片代工廠還集體加價。臺積電決定明年第一季度開始,上漲2022年晶圓代工20%的價格。而三星和韓國晶圓代工廠商Key Foundry將在今年下半年計劃提高15%至20%的代工價格。
日前,面對哄抬價格的芯片市場,國內某一線自主車企相關人士曾向時代財經表示,當前芯片因為海外疫情基本斷供是“缺芯”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管控國內芯片供應市場價格穩定的基礎上,如何保障上游供應更是關鍵。
據悉,目前各大芯片廠已經開始著手擴廠。近日,英特爾宣布,將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新建2家芯片工廠,并且將向外部客戶開放晶圓代工業務。同時,英特爾也計劃在歐洲建立兩家新的芯片工廠,投資總額達800億歐元。但是從產能角度看,建廠到生產芯片近期內并沒辦法有效解決芯片供應不足的問題。因此,有專家認為,為今后更好的應對芯片卡脖子現象,加強芯片自主率是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國工信部已明確表示,國家會加大力度扶持芯片產業,力求讓中國芯片自給率在2025年達到70%。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系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