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先進制造業更是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近日,上海發布《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描繪了先進制造業發展藍圖,明確提出構建“3+6”的新型產業體系。其中,“3”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6”指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介紹,三大先導產業是產業發展的“先鋒隊”,要發揮引領作用,帶動全市產業發展,六大重點產業則是產業發展的“集團軍”,將努力融合制造和服務,打造產業集群。
“十四五”時期,為有效推進“3+6”產業體系建設,上海從數字化轉型入手,設置了由“點”及“鏈”再及“圈”的路線圖。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表示,企業要加速數字化轉型,從單項突破向集成融合轉變,力爭3年打造“100+”、5年打造“200+”標桿性智能工廠,推動工業級智能硬件、融合解決方案和服務的持續創新。
此外,為全面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上海還將盡快推出一系列舉措,比如,推動數據綜合立法,籌建數據交易所,打造工業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促進數據賦能制造業;建立世界級領軍企業、鏈主企業、硬核科技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梯隊培育鏈,滾動培育5000家左右“專精特新”企業等。
吳金城表示,“十四五”時期,上海將按照“3+6”的藍圖施工,加快推動重點產業出產值、出品種、出效應,形成2個萬億元級、4個五千億元級的高端產業集群。同時,到2025年,上海力爭三大先導產業實現規模倍增。(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