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夏進乳業五年戰略規劃引起業內和投資者關注。按照部署,夏進乳業確立了“銷售收入漲一倍、低溫產品漲兩倍、奶牛存欄量漲3倍”的目標,母公司新希望乳業欲借此在陜西、甘肅甚至全國市場創造更多增長機會。
有聲音稱,一向以“鮮”為戰略的新希望乳業有可能開啟西北市場的巴氏奶爭奪戰。但更多業內分析認為,目前西北市場以常溫奶為主,礙于消費習慣、冷鏈體系、產品價格等因素,推廣巴氏奶并不容易。此外,夏進乳業開拓陜、甘市場還會面臨乳業巨頭和區域乳企的夾擊。
新希望乳業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目前夏進乳業仍以常溫產品為主,低溫乳品占比較小,但會逐漸提高比例。乳業專家宋亮認為,由于基數較小,夏進乳業低溫產品的五年目標不難實現。與之相比,夏進的奶源對于擴張期的新希望乳業來說更為重要。
西北低溫乳品戰火難燃
9月29日,新希望乳業在第八屆“新鮮盛典”上公布夏進乳業未來五年戰略部署,擬通過新希望乳業在產業鏈、數字化、科技研發、組織人才等方面的賦能,將“夏進”打造為“寧夏牛奶”地理標志,達成“銷售收入漲一倍、低溫產品漲兩倍、奶牛存欄量漲3倍”的戰略目標。新希望乳業也將在寧夏市場輻射帶動下,在陜西、甘肅創造增長機會,進而在全國區域挖掘更多機會增長市場。
有分析認為,新希望乳業自2010年以來一直主打“鮮”戰略,此次夏進五年戰略目標的提出,有可能將低溫乳品尤其是巴氏奶戰火引向西北地區。
2020年5月,新希望宣布計劃收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寰美乳業”)100%股權,“夏進牛奶”被納入麾下。并購資料顯示,寰美乳業以控股子公司夏進乳業集團為運營主體。而夏進乳業成立于1992年,是西北地區乳制品行業龍頭,主要覆蓋陜西、寧夏、甘肅及長江以北主要城市,對寰美乳業營收貢獻率超過90%。不過從產品結構來看,截至2020年5月,寰美乳業低溫奶產量占比不到7%,其中巴氏奶占比不到0.3%。
10月8日,新希望乳業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未透露夏進低溫乳品的具體數據,但承認相關數據占比較小,產品仍以常溫為主,而低溫乳品中包含了酸奶和巴氏奶,“未來會逐漸提升低溫乳品的占比”。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由于夏進低溫乳品基數較小,五年目標不難實現,難的是在西北地區大規模復制。“在伊利、蒙牛兩大巨頭帶動下,西北市場以常溫白奶、乳飲料和低溫酸奶產品消費為主,低溫鮮奶沒有優勢,且西北地區冷鏈體系并不發達。從新希望乳業‘鮮’戰略來說,夏進的‘鮮’更多指的是低溫酸奶。”
“西北地區和東南沿海不同,對低溫白奶不是很感興趣,巴氏奶很難爭取到市場份額。” 據陜西省乳品安全生產協會副秘書長王偉民統計,目前西安地區乳品市場以常溫奶為主,銀橋、伊利、蒙牛三足鼎立,市場較為穩固。當地經營巴氏奶的品牌主要有銀橋、東方、飛天、華山牧等,本土企業產量加一起僅100多噸,占比僅為整個乳品市場1/5左右。“西北地區冷鏈鋪設不好弄,外地鮮奶不容易過來,巴氏奶相對較高的價格也是瓶頸。”
突圍陜甘市場恐遇強敵
早在2020年收購美寰乳業時,新希望乳業就提出將西南、西北的戰略布局連成一片,進一步鞏固在西部市場的領先地位,提升全國影響力。
展開全文近期,夏進乳業五年戰略規劃引起業內和投資者關注。按照部署,夏進乳業確立了“銷售收入漲一倍、低溫產品漲兩倍、奶牛存欄量漲3倍”的目標,母公司新希望乳業欲借此在陜西、甘肅甚至全國市場創造更多增長機會。
有聲音稱,一向以“鮮”為戰略的新希望乳業有可能開啟西北市場的巴氏奶爭奪戰。但更多業內分析認為,目前西北市場以常溫奶為主,礙于消費習慣、冷鏈體系、產品價格等因素,推廣巴氏奶并不容易。此外,夏進乳業開拓陜、甘市場還會面臨乳業巨頭和區域乳企的夾擊。
新希望乳業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目前夏進乳業仍以常溫產品為主,低溫乳品占比較小,但會逐漸提高比例。乳業專家宋亮認為,由于基數較小,夏進乳業低溫產品的五年目標不難實現。與之相比,夏進的奶源對于擴張期的新希望乳業來說更為重要。
西北低溫乳品戰火難燃
9月29日,新希望乳業在第八屆“新鮮盛典”上公布夏進乳業未來五年戰略部署,擬通過新希望乳業在產業鏈、數字化、科技研發、組織人才等方面的賦能,將“夏進”打造為“寧夏牛奶”地理標志,達成“銷售收入漲一倍、低溫產品漲兩倍、奶牛存欄量漲3倍”的戰略目標。新希望乳業也將在寧夏市場輻射帶動下,在陜西、甘肅創造增長機會,進而在全國區域挖掘更多機會增長市場。
有分析認為,新希望乳業自2010年以來一直主打“鮮”戰略,此次夏進五年戰略目標的提出,有可能將低溫乳品尤其是巴氏奶戰火引向西北地區。
2020年5月,新希望宣布計劃收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寰美乳業”)100%股權,“夏進牛奶”被納入麾下。并購資料顯示,寰美乳業以控股子公司夏進乳業集團為運營主體。而夏進乳業成立于1992年,是西北地區乳制品行業龍頭,主要覆蓋陜西、寧夏、甘肅及長江以北主要城市,對寰美乳業營收貢獻率超過90%。不過從產品結構來看,截至2020年5月,寰美乳業低溫奶產量占比不到7%,其中巴氏奶占比不到0.3%。
10月8日,新希望乳業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未透露夏進低溫乳品的具體數據,但承認相關數據占比較小,產品仍以常溫為主,而低溫乳品中包含了酸奶和巴氏奶,“未來會逐漸提升低溫乳品的占比”。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由于夏進低溫乳品基數較小,五年目標不難實現,難的是在西北地區大規模復制。“在伊利、蒙牛兩大巨頭帶動下,西北市場以常溫白奶、乳飲料和低溫酸奶產品消費為主,低溫鮮奶沒有優勢,且西北地區冷鏈體系并不發達。從新希望乳業‘鮮’戰略來說,夏進的‘鮮’更多指的是低溫酸奶。”
“西北地區和東南沿海不同,對低溫白奶不是很感興趣,巴氏奶很難爭取到市場份額。” 據陜西省乳品安全生產協會副秘書長王偉民統計,目前西安地區乳品市場以常溫奶為主,銀橋、伊利、蒙牛三足鼎立,市場較為穩固。當地經營巴氏奶的品牌主要有銀橋、東方、飛天、華山牧等,本土企業產量加一起僅100多噸,占比僅為整個乳品市場1/5左右。“西北地區冷鏈鋪設不好弄,外地鮮奶不容易過來,巴氏奶相對較高的價格也是瓶頸。”
突圍陜甘市場恐遇強敵
早在2020年收購美寰乳業時,新希望乳業就提出將西南、西北的戰略布局連成一片,進一步鞏固在西部市場的領先地位,提升全國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