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運輸(Cold-chain transportation)是指在運輸全過程中,無論是裝卸搬運、變更運輸方式、更換包裝設備等環節,都使所運輸貨物始終保持一定溫度的運輸。
冷鏈運輸的對象主要包括三大類:
1、鮮活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
2、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3、醫yao產品:各類需要冷藏的藥品等。
冷鏈倉儲和其他倉儲的功能對比
冷鏈倉儲為了確保生鮮果蔬等在流通各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條件下,必須安裝溫控設備,使用冷藏車或低溫倉庫,采用先進的信息系統等。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統成本偏高。因此冷鏈倉儲具有溫度調節,產品保鮮等功能,適用于生鮮等產品。
其他普通倉儲,多數僅供物品保管與保存,無法調節溫度,不適用于生鮮產品。
冷鏈倉儲設備:
冷鏈倉儲中,我們需要根據相關的設備及設計規劃的側重點,來嚴格把控每一個影響因素,這樣做的目的是不但可以充分發揮每種設備的性能優勢,還利用不同設備的特點來進行互補,以此來達到冷鏈倉儲系統的角度優化、合理的布局和管理,從而實現冷鏈倉儲的運行效率,考慮因素如下:
1.在設計規劃倉儲貨架之初一定要甄別出結構影響因素;
2.倉儲貨架的結構、設計、規劃都要有系統觀和發展觀;
3.具體型式、尺寸、鏈接、構造等,這些是倉儲貨架中一定要確定好的;
4.對于冷鏈倉儲貨架結構設計規劃也需要考慮到其它的一些細節。
5.根據已有的冷鏈倉儲架結構規劃方案,合理布局信號反饋布線、照明系統、溫濕度監控節點、搬運系統等。
6.建立完善的運作監控系統與管理運營平臺,合理調配存儲貨運,
7.建立合理的存儲作業環境、出入庫頻次和順序,確保冷鏈倉儲品質和存儲性能。
隨著冷凍食品的需求變多,冷鏈物流的發展也得以迅速提升。關于武漢冷鏈物流的七種模式分析如下。
1、倉儲型,即冷鏈物流的主要基礎設施,即人們常說的冷庫。
2、綜合型,是指以從事低溫倉儲、干線運輸以及城市配送等綜合業務為主。和單一的冷鏈物流企業不同,其業務比較廣泛,涉及到倉儲、運輸和配送等各個方面。
3、配送型,主要服務于超市供應商、超市配送處、連鎖餐飲配送處、生鮮電商等四類客戶。
4、平臺型,是指以大數據、物聯網技術、IT技術為依托,物流金融、保險等增值服務,構建“互聯網+冷鏈物流”的冷鏈資源交易平臺。
5、運輸型,主要是指從事貨物低溫運輸業務為主,包括干線運輸、區域配送以及城市配送。
6、電商型,是一種新興模式,主要指的是那些生鮮電商企業自主建設的冷鏈平臺,他們除了自用之外,還可以為電商平臺上的客戶提供冷鏈物流服務。
7、供應鏈型,是指圍繞重要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到終端整個過程提供低溫運輸、加工、倉儲、配送服務,然后由分銷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總的來說,就是將供應商、制造商、物流商和分銷商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
以上就是武漢冷鏈物流的七種模式:倉儲型、綜合型、配送型、平臺型、運輸型、電商型、供應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