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人工和機力。增產微灌能適時適量地向作物根區供水供肥,使土壤水分保持在良好水平,便于作物吸收水分和養分。滴灌技術通過閘閥控制灌溉,使每人管定額成倍提高。同時膜下滴灌保持土壤疏松,基本不長雜草,大大減少了中耕次數,減少農機作業。滴灌還可提高管理定額,使原來每人管理定額30畝左右,可提高到60畝-80畝或更多;6、抗鹽堿能力強。滴灌浸潤區將土壤鹽分向外推出,改善了作物生長環境。
2.使作物有較強的抗災能力。由于實施科學灌1水、施肥、施藥,使作物生長狀態良好,在遭遇災害天氣時,作物抵抗能力強,減產幅度小。
就農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而言,灌溉主要有播種前灌1水、催苗灌1水、生長期灌1水及冬季灌1水等種類。就發展到現階段的灌溉方式而言,主要又分為地面灌溉、澆灌、科學灌溉等。
地面灌溉是傳統的灌溉方式,包括溝灌和畦灌等。這種方式灌1水不均勻,蒸發量大,容易表層土壤的團粒結構,形成板層,影響土壤中好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這種方式是澆地而不是澆作物。但由于田間工程設施簡單,不需要能源,目前仍然被廣泛采用。
另一方面,目前很多節水灌溉項目存在只管建不管用的嚴重問題,許多國家已把灌溉發展的重點從開發新灌區向改建舊灌區和加強灌溉管理等方面轉移。
在吸取1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基礎上,灌溉技術將向著節水節能、優化調度、現代化的管理與監測預報等方向發展。公司始終堅持“以質量為生命,以科技為,以顧客滿意為宗旨”的經營方針,通過不斷的刻苦攻堅,開發出了以“華旭盛泰”為品牌的ST系列滴灌管生產線,可以生產出內鑲扁平、內鑲圓柱及貼條式滴灌管三大系列20多種規格的滴灌管產品。在中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西北、華北和東北部分地區,推行節水灌溉,建立節水型農業,已成為當務之急。在華東、華南等區域日益興旺的現代設施農業、園藝及園林建設中,同樣需要發展科學灌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