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個人練習射門和停球?
射門一個人可以練,只不過累一點,后準備3個球,球門的兩個門柱內側1米各放一個礦泉水瓶子,再用鞋子或者書包放在行進路線中。帶球繞桿過幾個障礙物,然后推射礦泉水和門柱之間的空當,練單刀要推的準,練射門就爆抽,射門時在禁區線外1米左右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
高空停球比較難練,主要是直上直下的高球 可以自己拋踢之后停下來,45度過頂的高球只能對著高墻練習了,主要還是停球加啟動一起練,做到連停帶過。
為什么很多時候,年長的人說年輕人想問題片面呢?我知道很多年輕的朋友不想承認這點,也覺得自己講的道理沒錯。
其實,年輕人想問題的方式和方向未必有錯,但你們經歷的事情太少。而這,起著決定性的關鍵——OK,我后再打一個比喻。
假設你15歲,你的全部閱歷可能跟網球或棒球一般大小。
假設你20歲,你的經歷或許就像足球或排球一樣大了。
等你25歲的時候,你的經歷可能比籃球還要大上兩倍。
然而等你到35歲的時候,用你瑜伽球大小的閱歷再回頭衡量你之前想過的全部問題——嗯?
你往前看,往后看,往左看,往右看,往上看,往下看,你能看多遠呢?棒球,充其量5厘米,足球10厘米,籃球15厘米,可一個號的瑜伽球——50厘米。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的詹姆斯·奈發明的。奈當時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籃球是這所學校體育系主任盧瑟-古利克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綱而委托他設計的一項室內集體游戲。他從當地兒童在室外喜歡用球投桃子筐(當地盛產桃子,各戶備有桃子筐)的游戲中得到啟發,創編了籃球游戲。
奈把兩個盛桃子的籃筐釘在室內運動房兩端看臺離地面3米多的地方,作為球籃,并用足球為比賽用球,擋板用鐵絲網代替,他還博采了足球,橄欖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制訂出13條籃球比賽規則,這就是籃球這一名稱的由來和籃球運動開創時期的情況,當時人們稱這種游戲為“奈球”或“筐球”。后來,詹姆斯奈被譽為“現代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