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法及要點
1、 底面處理
為使碳纖維布獲得充分的加固效果,必須將加固主體和碳纖維布牢固的粘貼,因此應對混凝土主體的表面等進行底面處理。
1.1除去水泥漿(層)
去除水泥漿及抹灰層,使加固結構物的混凝土主體露出。
1.2結構面修復
嚴重缺損的結構面,除去不良部分,用與混凝土同等以上環氧砂漿進行結構面修補。
混凝土構件的缺損處及階差,按需用環氧砂漿修補(樹脂漿等)。
1.3有裂縫時根據狀態,研究修補方法,注入樹脂等補修。
1.4用轉子打磨機等除去混凝土表面的臟污和浮灰等。
注意打磨時不要形成尖角。
用等除去油污。
碳纖維加固與傳統的加大混凝土截面或粘鋼混凝土加固相比,碳纖維具有節省空間,施工簡單的優點,無需現場固定或切割設施,施工質量有保證,基本上不增加結構尺寸。除了自重輕,耐腐蝕性和耐用性增強以外,這種加固方法的出現大大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并降低加固成本。因此,碳纖維增強材料的出現受到建筑界格外的注意。首先,抗張強度是相同截面鋼的抗張強度的七到十倍。其次,它重量輕,密度僅為普通鋼的1/4。再有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抵抗化學腐蝕和嚴重的環境破壞。
碳纖維加固
碳纖維加固包含碳纖維布加固和碳纖維材料加固二種。現階段常見的加固方式 有很多,如:增加截面法、外攀鋼加固法、粘鋼加固法、碳纖維加固法等。碳纖維加固修復構造技術性是繼增加混泥土截面、粘鋼以后的又一種新式的構造加固技術性。
原材料特性:
(1)抗壓強度高,是同樣截面不銹鋼板材的7-10倍。
(2)重量較輕,相對密度僅有一般不銹鋼板材的1/4。
(3)耐久性好,可特性阻抗化學腐蝕和極端自然環境、氣候問題的毀壞。
(4)工程施工省時省力、省勁節時、施工質量便于確保。
(5)應用領域廣,混凝土工程、鋼架結構、木結構建筑均可開展加固。可大大提高預制構件的承載力、抗震等級特性和耐久性能。
粘鋼加固與碳纖維加固彼此之間不僅有優勢,也是有缺陷,在工程建筑加固中,依據房子的狀況來挑選用哪一種加固。
粘鋼加固混凝土的施工技術
施工技術:卸荷→底材處置→涂底膠→地面找平→黏貼→維護。
1、
卸荷
結構加固前應該對所結構加固的預制構件盡量卸荷。
2、
底材解決
2.1
混凝土表面發生脫落、墻面空鼓、蜂窩狀、浸蝕等劣變問題的部位應予以鑿除,針對比較大范圍的偽劣層在鑿除后運用環氧樹脂砂漿開展修補。
2.2
縫隙部位應開展封閉式解決。
2.3
用混凝土磨光機、打磨砂紙等機器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漿、油漬等殘渣,預制構件基準面的混凝土要打磨拋光整平,尤其是表面的突起部位要磨去,拐角黏貼處要開展倒圓角處置并打磨拋光成圓弧狀(R≥10mm)。
2.4
用電吹風將混凝土表面清除整潔,并保證干躁。
3、
涂底膠(FP膠)
3.1
按主劑∶固化劑=2∶1的占比將主劑與固化劑依次放置器皿中,用彈簧秤計量檢定,電動攪拌機勻稱拌和,依據施工現場具體溫度決策使用量并嚴控使用時間。一般狀況下1h內用完。
3.2
用滾刷將底膠勻稱刷涂于混凝土表面,待膠固化后(固化時間視當場天氣而定,以指觸干躁為標準)再開展下一工藝流程工程施工。一般固化時間為2~3d。